建国前沈丘没有山东快书这种曲艺形式。一九五五年,张锦增从部队转业回到沈丘后,仅他自己一人会说山东快书,后来李志民也跟张锦增学习这门艺术。自此,山东快书才算在沈丘安了家。
演说山东快书的道具仅一对钢镰子。演员的一手拇指、中指与食指夹住两钢镰,使其发出“当啷咯当”响声,以此声音击奏节拍。也可根据内容感情的需要用以调解气氛;另一手根据书目内容感情进行手示表演。这种艺术形式即可在鼓台上表演。也可在集镇街头,田间地头,会前会后,演说较为方便灵活。
山东快书的语言泼辣滑稽,词句押韵。一韵到底。中间有时可有少量的说白。山东快书善于表现喜悦与讽刺方面的情形,因此群众喜闻乐见。如讽刺地主阶级视财如命,剥削农民不择手段的快书小段《大老马剃头》、讽刺帝国主义士兵笨蛋的《土豆皮》、讽刺不执行计划生育政策,致使家中出现种种困难的《白玉霞》、宣传家庭和睦的《婆媳俩》等一些快书小段,在张锦增同志的屡次演说中,深受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