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姐是我出嫁前的娘家邻居,说是邻居,其实更多时候是我的闺蜜。但要说是闺蜜,但更多时候是我的贴心姐姐。
燕子姐大我十几岁,性格温柔,斯文,说话慢条斯理。燕子姐在我出嫁前已经结婚,她有一个幸福的四口之家。她的老公对她十分的贴心,疼爱,呵护有加 。
燕子姐的婚姻,秉承的是传统的媒妁之言,父母之命。燕子姐的父亲当时是一个大型国企的老总,在当时也是地方名人,一名高干。当高干的父亲很想为已到谈婚论嫁的燕子姐物色一个乘龙快婿,于是父亲属下的一个“高大帅”就成了燕子姐的心仪对象。
燕子姐是一个乖女,但也是一个孝顺女孩。所以从小接受传统教育的燕子姐在父亲的授意下,与小自己三岁的“高大帅”进行了一场“姐弟恋 ”。
燕子姐是一个对生活很有满足感的女人。尽管她只有小学文化,可对生活的领悟却着实让我敬佩!
燕子姐是一个 语速不快的人,她的人生哲理都在她的缓慢的语言中 慢慢道来:追求婚姻要相信缘分,要学会等待。
燕子姐用她的婚姻事实告诉我:媒妁之言是别人的成全,而自己的努力则是家庭幸福的主因。的确如此,当初她的婚姻是经过媒人,让她和她的老公从乡下男和高干女的条件互补撮合成了一对好鸳鸯,这其中的因素我想就是燕子姐的个性魅力起到了关键因素。
当时本人正当处在人生大事的敏感期,家人的急切和周围人的关注,让本人十分苦恼。可燕子姐却用她的人生哲理告诉我:不急,要慢慢等待那个人出现。是你的抓不走,不是你的等不来。姻缘是碰的,不是找的。
燕子姐平日的语言中,常常迸发出她独具魅力的幽默感和说服力。尽管她只有小学五年级的求学经历,可她的知识不是书本上能够学到的。她“自成一派”的人生哲理常常蕴含着她独到的见解和超常的领悟。
家庭和睦是燕子姐婚姻幸福的法宝。她的老公是一个急性子的人,而慢条斯理的燕子姐却用她的“柔”和“肉”(慢)克制了她老公的“刚”和“急”。燕子姐不以那些俗女子的“以牙还牙”去“一报还一报”,而是以她独有的微笑和“肉迹”去卸掉她老公的“火冒三丈”。老公的脾气在她的“细语清风”中和“以劳代逸”中得到化解 。风平雨走后的燕子姐再用她的“法宝”去慢慢“教育”她挚爱的男人:凡事不要急躁,要慢慢商量,有事慢慢说,不要急于做成。被燕子姐抚慰后的老公,更加疼爱他的“大姐姐”,而“大姐姐”也有一种成就感和满足感,更有一种驾驭感!
燕子姐营建家庭的幸福秘诀 ,还在于她的淡定和满足感。她有两个听话孝顺的儿子。尽管缺少“小棉袄“是她的唯一人生缺憾,但很会理家的她,在缺少同伴的家庭氛围中,赢得了她该得到的温馨和温暖。大儿子已经成家生子,先升级婆婆后,升级为奶奶的燕子姐,再一次为她的大家 “踏上征程”,担负起照看孙子,为儿子操持家务的革命重任。而懂事孝顺贴心的儿子在担起家庭重任时,也不忘为他的老娘抚慰心中那缺少的“小棉袄”心结。时不时陪伴他的老娘到大城市逛街购物,到风景地游山玩水。做母亲的燕子姐也会在儿子的柔情蜜意中得到快乐和满足。
前几天再一次见到燕子姐时,燕子姐看起来比以前更加容光焕发,神采奕奕。在和燕子姐长谈后,发现燕子姐有些小小的伤感。我问及原因,得知我们一个熟悉的朋友因癌症不幸辞世,燕子姐又一次发出她的感慨:人太没有”金贵”(坚强)气了,肉身之躯,说没有就没有了。看来人还得好好爱惜自己,活一天,爱惜一天。
“活一天,爱惜一天”。是的,何尝不是呢。
从我们出生的那天起,我们的生命就在倒计时。
在追求高品质的生活时,我们的青春也在渐行渐远,我们也慢慢老去。
为了在别人面前,活得象模象样同时,我们自己也消耗着生命的能量。
所以,我们只有在现世的生活中,让几十年的光阴,尽量发光,哪怕是微弱的光芒!
在慢慢老去,走向生命的终结点时,不让在世的日子因我们的荒废而成为来世的念想!
(张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