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沈丘 > 文化沈丘 > 正文

父亲与麦收

来源:周口日报     时间:2016-05-27     点击数:19101

    每到麦黄的季节,满脑子都是父亲与麦收的场景。

  进入五月,父亲天天都会到麦地看看。有时站在地头,一站就是半天,看着泛起鹅黄的麦浪迎风摆拂,父亲黝黑的脸上满是笑容。有时走进田间,揪下一个麦穗,放到鼻子前闻一闻,放在手中搓一搓,然后放进嘴里嚼一嚼,盘算着收成,估摸着收割的日子,一脸得意。

  “小满”节气的当天,镇上是最热闹的地方。父亲早早起了床,去赶“小满会”,南街走到北街,东街逛到西街,精心挑选镰刀、木叉、木锨、扫帚等农具。一番讨价还价后,付了钱,拿着东西,和乡亲谈笑风生往家赶。一个个好似参加完战前动员的士兵,浑身迸发出使不完的能量。

  回到家,父亲就开始准备收麦子的场地了。先用铁锹把腾出来的空地铲平,洒上水,摊上碎麦秸,扯下几条粗壮的柳枝,挂在石磙后边。在父亲的吆喝下,牲口格外卖力,蹄子有节奏地走着,一圈一圈又一圈,在场地上不停碾压。半天功夫,场地就被父亲收拾得平平整整。

  到了晚上,凉风习习,父亲坐在院中葡萄架下,抽上几支烟,支起磨刀石,把镰刀一把一把磨得明光锃亮,用手指肚轻轻地试试刀刃,嘶嘶有声,锋利无比。

  开镰那天,父亲头上戴着草帽,手腕上缠着毛巾,拉着架子车,走到谁家的门口,见着谁,都是一句话:收麦子去啊!

  来到地头,热浪和着麦香扑面而来。父亲和母亲一字排开,一个人负责几垄,挥动镰刀,搂、抓、割一气呵成。母亲动作麻利,父亲技术娴熟,半天功夫,一块地的麦子就割完了,齐整整地铺开着。接下来要用架子车把麦子运到场里,装车很有讲究,要压茬、装平、刹紧。父亲总是先抱起一铺子一铺子麦子把车厢底部铺平装实,然后再用木叉一叉叉压茬往上装。装到高处时,父亲双手握紧叉柄,挑起麦铺子,用力举起来,撩在车顶上。装好的麦车用绳子刹紧后就可以上路了。小时候的我不顾炎热,跟在车子后面,嬉闹着,追逐着,捡拾着麦穗。

  打场是最繁忙的环节。父亲趁着晴天,把麦子摊开暴晒。晌午头,父亲带上草帽,套起牲口,一个人站在麦场中间,一只手拽住系着牲口的缰绳,一只手举着鞭子驱赶着牲口,石磙在麦场里来回碾压。父亲把缰绳一圈圈地收放,石磙压圈不停地挪动位置,每个角落都能得到充分的碾压。这时候,我会帮着大人用木叉把麦秸抖一抖,翻过来,再晒晒。父亲赶着间隙,抓紧吃点饭,几个咸鸭蛋、一瓶啤酒下肚,打个嗝,抹一下嘴,又开始了新一轮打场。三四遍下来,麦穗被碾的干干净净,金灿灿的麦子藏在麦秸下,等待着父亲的发落。

  “扬场”是项技术活,父亲娴熟的动作是村里数一数二的。由下向上、从前到后挥动木锨,将麦子由里向外撒到空中,扬起一道美丽的弧线,在微风的吹拂下,麦糠和碎小的麦秸落在下风口,靠近父亲身边的麦子逐渐堆起一个金黄色的小丘。母亲带着草帽,拿着扫帚小心翼翼地扫去小丘上的麦秸屑。

  忙碌了一天,晚上依旧热闹,燥热未去,虫鸣渐起。父亲和守场看麦的人聚坐在一起,犹如战争结束后的士兵,在未退的硝烟中卸下身上的盔甲,尽情享受着辛劳后的轻松。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各家的产量,打算着秋季庄稼的种植……

  第二天,父亲又是精神十足,天刚蒙蒙亮就把场地拾掇得干干净净。晾晒小麦,父亲最开心,他一遍又一遍地翻着麦子,不时地抓起一把麦子放在鼻子边嗅一嗅,握一把麦粒任其从指缝中漏下。晒干、入穴,父亲再美美地睡上一觉,便开始忙夏种了!

  如今时过境迁,家乡巨变。过去牲口拉石磙和人力翻场的场景一去不复返了,个把月的麦收时间现在也只需两三天。父亲,您在另一个世界里应该感到欣慰。又到麦收季节了,您劳作的身影永远在我心里挥之不去,成了我生命里不可或缺的回忆……(师建华)

上一篇: 祝福18岁
下一篇: 读书有什么用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