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日 星期四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沈丘 > 沈丘要闻 > 正文

“互联网+电子眼”给力精耕细作

来源:本站     时间:2015-10-09     点击数:2135

    “土地深耕深松后,深度超过了25厘米,这样我们再不用为秸秆发愁了,土地也比以前更加肥沃了,深耕深松还有补贴,真是太好了!”10月5日,在沈丘县付井镇广袤的田地里,农民赵老汉乐呵呵地道出心里话。

    “今年,俺承揽土地深耕深松项目的活,一点也不能马虎,得按标准深度整地,上有电子眼紧盯,下有群众监督着呢!”正在农田驾机忙碌深耕深松田地的该镇农机手周大鹏接上话茬,一本正经地说。

    坐在办公室,打开电脑,输入机械编码,农业机械所在的位置、作业进度、土地深松效果等信息就一目了然。当日上午,笔者在县农机局办公室,看到的这个画面就出现在该县付井镇秋季农机深松整地现场。

    在今年初农业三级扩大会议上,该县提出了“注入科技新元素,开创小麦高产新纪元”的响亮口号,要求农业、水利、科技、农机等涉农部门争当 “关键先生”,负重加压,亮“招”献“技”,蓄力向“精品”农业发力。

    县农机局引入“电子眼”,借助“互联网+电子眼”,建立农机监测终端,为全县农机统一编号,全方位跟踪监控土地深耕深松质量,深耕度一旦达不到规定的深耕深度和标准,农机监测终端立即向农机手发出“提醒”,让农机监管工作更加规范。

    该县农机局局长告诉笔者:“今年秋季我县共投入深松农机作业补贴资金500多万元。通过机耕深松作业,土壤更加松软,更利于蓄水、保墒和根系发育,提高粮食品质和单位面积产粮。一般在同等种植条件下,深松土地可实现增产7%~10%。今年该县计划在辖区实施土地深松作业20万亩,约占全县耕地总量的五分之一。仅此一项我县可增加农业经济收入2000万元左右。”

    县科技局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微信关注平台等县域媒体开设了10多期《小麦优质高产栽培知识讲座》,发放科技明白纸6万余份,受益群众达7万余人次。

    县农业局也引入“互联网+电子眼”新科技,在辖区22个乡镇(办事处)、小麦高产示范区设立“监测点”26个,实现了监测全覆盖,已开始对辖区230余家农场主、粮食专业种植合作社、农民群众进行全程指导和监控。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