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纸店镇依托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槐山羊肉" 的品牌优势,通过科技赋能、模式创新、三产融合,蹚出了一条独具地域特色的乡村振兴路。
在纸店镇卢庄村槐山羊养殖繁育基地,科研人员正专注于槐山羊的提纯复壮工作。作为全镇种业创新的核心区,这里承担了优化槐山羊品种的重任。据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专家团队合作,运用现代高效繁殖技术,成功提升了槐山羊的良种利用率和繁殖效率。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驻研发中心负责人于威海:“我们槐山羊研发中心现在的主要工作是槐山羊的保种育群体扩繁,现在做的有槐山羊种群的提纯复壮,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由之前的濒临灭绝,达到现在超五千只的规模。有效地保护了槐山羊这个地方品种,增加了遗传资源的多样性。”
与卢庄村的科研创新不同,白果村延续着槐山羊传统养殖模式。这里的养殖户传承着数百年的养殖经验,依托散养与舍饲相结合的方式,确保了槐山羊的独特品质。
大民牧业合作社负责人王红霞:“我们合作社养槐山羊1,000头,每年出栏500头,每年那个收入80万,带动附近50户,每年多挣2万元。”
传统养殖与现代市场的结合,让白果村的槐山羊养殖成为村民稳定增收的重要产业。
在卢寨村,"企业 + 合作社 + 农户" 的联农机制正焕发新活力。通过 "借羊还羊" 的模式既降低了养殖风险,又激发了群众的参与热情。
河南省益铭槐山羊农牧服务有限公司经理孙敬杨:“我们企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联农机制,村民可通过合作社认养槐山羊,由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并且我们与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定期邀请专家前来指导,从饲料配比到疫病防治,全程为农户提供技术保障。现在养殖户越来越多,大家的收入越来越高了。”
截至目前,纸店镇槐山羊存栏量突破5000只,带动农户年均增收2万元,科技正成为产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核心引擎。
纸店镇副镇长侯坤:“槐山羊产业是纸店镇乡村振兴的核心引擎。我们以‘产业强镇、生态立镇、富民兴镇’为目标,整合政策资源,推动全产业链升级。我们纸店镇通过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发放养殖补贴、引入电商平台等措施,助力槐山羊品牌‘出圈’。2025年,计划投资扩建千亩生态牧场,并联合高校研发深加工产品,如预制菜和羊绒制品,力争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未来,我们将深化‘产学研游’融合,打造从育种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让槐山羊成为纸店镇的金字招牌。”(黄白玉 杨昕月)
▌文章为沈丘县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我们。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