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素清带领部分市、县人大代表及农业专家对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情况开展专题调研。
调研组一行先后来到白集镇舒兰农业、北城办淮山药基地现场,认真听取有关情况介绍,详细了解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情况。
在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时素清指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是推动我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主管部门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互助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共同推进。要学习农业发展政策,为小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引导其扩大生产规模,逐步发展成为管理规范的家庭农场,积极组织会员参与“三品一标”认证,努力创建品牌。
时素清要求,要落实好国家财政每年对地方涉农定向费用补贴、小额担保贷款贴息等资金增量政策,真正落实、按照“谁种田,谁受益”的原则,推动新增补贴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向家庭农场等新生主体倾斜。要积极发展多元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扶持一批代耕代种,代收代储、病虫害统防统治、肥料统配统施等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全程社会化服务。要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促进产销衔接、带动农业经营主体增收。要加大有机肥政府采购力度,进一步解决土地板结情况,提高土地的保水保肥能力,逐步提高农产品质量。
时素清强调,政府及主管部门要落实县、乡专家服务机制,推动科技特派员开展基层服务,大力开展现代农业专业技能,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家庭农场主经营管理水平。要挖掘种植大户、养殖大户,积极引导培养种养专业户,使其走上规范化发展道路。依托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提供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为新型农业管理主体培育提供技术支撑。(黄白玉)
▌文章为沈丘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我们。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