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在周营镇孟寨村一处高标准农田里,小麦绿意盎然,刚冒头的麦穗在微风中摇戈。植保技术员在手机APP上设置好路线,操纵巴掌大小的黑色遥控器,一架农业专用无人机盘旋数圈后,腾空而起,沿着小麦田低空飞行,旋翼下巨大的气流推动农药雾流均匀散开,精准地喷洒在麦叶片上。高质高效实现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精细化、智能化工作。
据“飞手”王市委介绍,一架植保无人机一小时能作业200多亩,孟寨村种有2400多亩小麦,用一台植保无人机大约一天多就能全部完成作业。
相比传统人工作业方式,植保无人机喷洒更加均匀,防治效果更好。“你瞧瞧,这无人机飞得可真快,药喷得真均匀!俺家的200多亩麦田。有县里统一组织的无人机植保飞防队,免费打药,一个多小时就完活了,真得劲!”当日,孟寨村村民孟庆连站在自家麦田地头,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无人机连片防治病虫害效率很高。既省时省力,还减少了农药消耗,大大降低了种植成本。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是好!”
与此同时,该镇农业服务中心成立20个小麦“飞防”监督小组,每组分包一个村委会,严格做到“人盯机”,防止人机分离。主要负责对机防服务组织所用农药名称类型、药剂含量、登记作物、防治对象一致,确保病虫害防治效果。飞防完成后,现场收回农药包装瓶、包装袋,防止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目前,该镇正科学有序积极推进小麦绿色防控和专业化统防统治融合技术。组织的11台植保无人机,每天“飞防”作业面积13000亩以上,计划3天内,全镇40000余亩麦田可飞防一遍。(谢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