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集镇立足本地实际,以全县“三边四化五美”专项行动为抓手,积极施策,打响人居环境整治攻坚战。
昔日旧坑塘今日碧波荡漾,往日垃圾场如今游园通畅。绿树、青竹、回廊,加上色彩鲜艳的墙体绘画,这些旅游景区见到的美丽景象,白集镇刘楼村同样能够看到。
白集镇白庄行政村村民杨凤梅:“建设的就是不赖,各种清水绿叶,还有公园,还有小孩玩的地方,比城市里还好嘞!”
“推窗见绿,出门进园”主要得益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的开展。白集镇创新工作举措,积极开展以“三边四化五美”为主要内容的整治行动,对路边、水边、村边的废弃地、空闲地、和撂荒地进行整治,推进净化、绿化、美化、文化“四化”建设,着力打造美丽通道、美丽庭院、美丽村庄、美丽集镇、美丽田园。
在白集镇白庄行政村,村民李军民家的小菜园内生机勃勃,蒜苗、大葱等应季蔬菜样样俱全。
白集镇白庄行政村村民李军民:“原来各家门口,堆的麦秸树秸砖头之类的,很多都很脏。经过村里改造以后,都种上小菜园了,长势非常好,群众也非常满意。”
人居环境整治必须坚持问需问计于民,白集镇坚持群众观念和群众本位,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激发群众主动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的内生动力。
白集镇白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李怀胜:“充分发动群众,让每一个群众都参与到这个人居环境整治中来。我们实行门前三包,17条胡同,每一条胡同都起的有胡同名,选举的有胡同长,环境整治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白集取名于“百善之集市”,立足这一乡情实际,白集镇厚植白庄行政村孝善文化底蕴,坚持把旧村风貌改造与环境整治相结合,注重乡土味道,尽可能的留住田园乡愁。
白集镇白集村党支部书记黄玉中:“在整治过程中,我们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像村里,村史馆就是聚集大家的力量改建而成立。这里很多物件都是村民自发捐赠的,最大限度保持乡土本色,现在不仅村里环境好了,村民受益了,我们以后的工作也更好开展了。”
白集镇紧紧围绕“开展六清、整治六乱”,聚焦建设“美丽大花园 幸福新沈丘”,以推进“一村万树 一宅变四园”“美丽村庄12345+”工程为载体,注重思想发动、示范带动、多方联动、督导推动、文化驱动,探索形成了项目争、乡贤捐、社会筹等7种人居环境的筹资模式。
县委常委、白集镇党委书记张艳斌:“初步建立了网格化管理、门前三包、村庄清洁日等十项常态化制度。经过全镇干部群众一年多的不断努力,乡村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居环境得到了大幅改善,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呢和幸福感显著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持续深入开展全域全面全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奋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丽乡村的实际行动。”(沈琳桂 黄白玉)
▌文章为沈丘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我们。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