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00头西门塔尔肉牛,从内蒙古通辽市经过30多个小时的跋涉,入驻李寨村千头养牛基地。村民们看到品种好、毛色光亮、膘肥体壮的西门塔尔牛,眼里充满了希望与期待。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近年来,冯营镇李寨村因地制宜,立足资源优势,深挖潜力,把养牛产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点产业来抓,不断扩大养殖规模,拉长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李寨村千头养牛基地是李寨着力打造的三千工程之一。基地可养殖1000头育肥牛、母牛,同时可解决三十多名村民就业,带动人均增收30000多元。目前,已有47户村民入股,可得到每年不低于12%的保底收益。
李寨村千头养牛基地负责人 单亚洲:“(基地)占地137亩,总投资2500万元,建设有5个高标准牛棚,和两个青储室等基础设施和配套设备。目前,我们(基地)存栏1000头育肥牛和基础母牛,通过对小牛犊的育肥,可以实现循环发展,带动35名村民就业,实现人均增收36000元。”
李寨村强化党建引领,积极探索“村集体+合作社”等多种养殖模式,肉牛养殖规模实现突破性增长。探索“种养结合”新路子,将养牛产业与特色农业发展相结合,通过政府主导,将牛粪制成的有机肥广泛用于农业生产,形成了一条牛粪串起的生态循环产业链。
李寨村党支部副书记李鹏辉:“李寨村集体经济养牛场,每年为10个行政村分红54万余元,可带动十个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增收,为了提升牛场附加效益,利用微生物发酵原理将牛粪转化为有机肥,作为粮食作物、大棚蔬菜和果园的肥料,发展绿色循环可持续的现代化种养殖产业。”(窦健康 倪景龙)
▌文章为沈丘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我们。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