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与提出
随着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识的深化,以及对其重要性日益突出,高层以及理论界、学术界等都意识到,凝练和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有所必要,而且成为必然趋势。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形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方面,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的深度和广度都在拓展和外延,方式不断变化。另一方面,国内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尤其是我国的改革开放进入到一个全面推进和深化的阶段,各种深层次的矛盾日益突出,各种利益的博弈更加激烈。面对全面推进深化改革的艰巨重任,全党上下以及全社会需要统一思想,同心协力,攻克难关。2012年11月,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上正式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胡锦涛在十八大上所做的报告中指出,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32页。]“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高度凝练和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式提出以后,在社会上和国内外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多数学者和人们都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此后,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成为理论研究和探讨的一个热点。与此同时,中共中央加强了对学习和宣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力度,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共六项23条,就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基本要求等提出具体意见。《意见》指出,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强调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意见》还就开展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加强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织领导等方面提出了要求。2014年1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刘云山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从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深化宣传普及、增强认知认同;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推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党员干部要引领带动五个方面,对如何切实做好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作出具体阐述和要求。
2014年2月10日,据新华社报道,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单行本,近日由人民出版社出版,在全国新华书店发行。2月12日,用24字高度概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中国青年报》等主流报纸和媒体的头版的显要位置刊登。同时,《人民日报》发表了《人民有信仰,国家才有力量》的评论员文章。2月13日、16日、17日,《人民日报》又先后发表了《追求矢志不移的强国梦想》、《拿出久久为功的韧劲儿》、《培育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三篇评论员文章,就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出积极评论。2月24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第十三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不断夯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基础。当前,全党以及全社会正在兴起学习、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