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路口乡胡庄行政村村民赵沛阳,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经商,2016年回到家乡开始创业,经过几年打拼,如今,他通过养殖肉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犇”富路。
走进卞路口乡胡庄行政村肉牛养殖基地,一头头体形硕大的肉牛正悠闲地嚼食草料,工人们忙着清理牛舍、添加草料。眼下,胡庄行政村正着力推动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肉牛养殖产业。
赵沛阳是卞路口乡胡庄村的村支部委员,2016年,通过政府扶持等渠道,投资一千万元,流转整合240亩土地,建起了河南永博牧业有限公司,通过吸纳务工、土地流转、合作经营、订单生产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员靠产业发展持续稳定增收,推动乡村振兴。
河南省永博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沛阳:“2016年创建牧业公司,创建之初是为了响应国家号召,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尽自己的一番力。目前养殖基地牛有两种,一种是自繁自养的小牛犊,出栏一般在500斤左右,另外一种是从外引进的育肥公牛,公牛大约都在1400斤左右出栏。肉牛养殖不仅可以吸纳农村的人员来务工,收纳秸秆,租赁土地,减少劳动,增加收入。同时也能为秸秆焚烧,环境治理尽自己的一份力。”
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河南永博牧业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卞路口乡胡庄村抓牢产业发展定位,实施了产业振兴惠民工程。以发展养殖产业为引领,通过示范养殖取得了良好效益,并对全镇养殖业结构调整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肉牛养殖基地成立以来,每年都会雇用20多名村民务工。每个村民月工资为2000元。
肉牛养殖产业的形成,不仅为当地经济转型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更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新法宝。
据了解,目前基地以高品质肉牛为核心,以发展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利用牛粪种植食用菌,目前种植食用菌的有草菇、双孢菇。公司年出栏肉牛300头以上,年产草菇11万斤,年产双孢菇30万斤,年产值870万元,年利润在260万元。
下一步,胡庄村将重点推动产业持续发展,在加快推动肉牛养殖场升级改造的同时,着力打造梅花鹿养殖、食用菌种植、传统农作物种植等重点产业项目,建立村集体产业稳定增收机制。(黄白玉 窦健康)
▌文章为沈丘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我们。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