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历史 学习红旗渠精神。牢记初心使命,迸发乡村振兴力量”。五月的林州,阳光普照,林层尽然。
5月22日至24日,石槽集乡“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培训班在林州市如期开班。乡领导班子成员和33个行政村党支部书记,共计45人参加了这次培训。
红旗渠精神的内涵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是在修建红旗渠的过程中形成的。红旗渠动工于1960年,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10个春秋,仅仅靠着一锤,一铲,两只手,在太行山悬崖峭壁上修成了这全长1500公里的红旗渠。
在红旗渠纪念馆内,一幅幅泛黄的照片、一件件陈旧的工具、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诉说着林县人民建造人工天河时不畏艰险、顽强拼搏的精神。大家被当年的共产党员和青年人排除万难、战天斗地、“定叫山河换新装”、“劈开太行山,引来漳河水”的顽强斗志深深感动。
聆听《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助推乡村振兴模式探讨与案例剖析》专题辅导,面向党旗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徒步前往有“人工天河”美称的红旗渠总干渠及标志性典范工程青年洞。踏上“红飘带”、走过“创业洞”“团结洞”,沿着依山而建的渠道,看着千仞峭壁的山洞、堆砌牢固的渠岸,切身感受到林县人民修建红旗渠所展现的“愚公奋起十春秋,引来漳河润田禾”的艰辛和不易,见证了红旗渠工程的壮观和伟大,激励着自己牢记党的宗旨,永葆党员的新时代先锋本色。
“通过聆听专题讲座、参观乡村振兴示范村、乡风文明示范村,体验红旗渠精神实践基地,学习乡村振兴及集体经济发展经验,帮助乡村干部提升服务群众本领,迸发强大的精神动力,以党建赋能乡村振兴。”乡党委书记马洪军表示。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此次培训,增长了见识、开阔了视野、打开了思路、对乡村振兴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牢记初心使命,发扬“红旗渠精神”,聚指发力,开拓创新,为建党100周年献礼!”(徐阳 王倩倩 王向灵)
▌文章为沈丘融媒体中心原创,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我们。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