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政府:
按照上级部署,县水利、生态环境、住建、城管等部门迅速行动,重拳出击,抓好落实,积极做好整治黑臭水体的各项工作。县领导多次深入一线进行实地调研,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现场办公,夯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和监管责任,严格按照施工方案,做好清淤、护坡、绿化等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扎实推进黑臭水体整治工作,现就我县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黑臭水体整治进展情况
沈丘县内河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为5.6亿元,为西蔡河、沙北总干渠、沙北一干渠、向阳支渠、沙南总干渠等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主要内容包括:垃圾清理、河道治理工程、生态湿地建设、岸带生态修复、生态净化工程、截污工程、中水回用工程及配套工程等。以上河道和渠道建设长度共计为22.529公里。
(一)西蔡河是沙河支流,水体类别为劣Ⅴ,中等黑臭水体,目前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水质监测见附表);黑臭水体面积为0.019平方公里,清淤已完成,清运淤泥14.25万立方米;垃圾河长度为3.2公里,垃圾清运已完成,共清运3.2万立方米;黑臭水体长度为6.646公里,截污纳管完成3.4公里,完成50%。
(二)沙北总干渠位于西环路与S102交叉口,下游至与G36宁洛高速交汇处,水体类别为劣Ⅴ,中等黑臭水体,目前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水质监测见附表);黑臭水体面积为0.019平方公里清淤已完成,清运淤泥5.7万立方米;垃圾河长度为2.8公里,垃圾清运已完成,共清运1.152万立方米;全长5.6公里,截污纳管完成5.6公里,工程完成100%。
(三)沙北一干渠上游至与总干渠交汇处,下游至沈丘县沙北污水处理厂,水体类别为劣Ⅴ,中等黑臭水体,目前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水质监测见附表);黑臭水体面积为0.012平方公里,清淤已完成,清运淤泥3.6万立方米;垃圾河长度为1.5公里,垃圾清运已完成,共清运0.9万立方米;全长3.614公里,截污纳管完成3.614公里,工程完成100%。
(四)向阳支渠上游至与总干渠交汇处,下游至与县城东环路交汇处东770m处,水体类别为劣Ⅴ,中等黑臭水体,目前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水质监测见附表);黑臭水体面积为0.015平方公里,清淤已完成,清运淤泥2.7万立方米;垃圾河长度为1.2公里,垃圾清运已完成,共清运0.6万立方米;全长3.852公里,截污纳管完成3.852公里,工程完成100%。
(五)沙南总干渠上游至与沙颍河交汇处,下游至与颍河大道交汇处西南280m处,水体类别为劣Ⅴ,中等黑臭水体,目前黑臭水体已基本消除(水质监测见附表);黑臭水体面积为0.007平方公里,清淤已完成,清运淤泥2.1万立方米;垃圾河长度为1.5公里,垃圾清运已完成,共清运0.75万立方米;全长1.81公里,截污纳管完成1.81公里,工程完成100%。
二、存在问题及采取措施
沈丘县内河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兆丰大道世衡桥-吉祥路窦寨桥)拆迁安置工程正在实施,结合项目拆迁进度,利用已腾空的作业面逐步实施截污纳管的铺设,力争尽快完成涉及项目的各项工程。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全面落实排污口排查和截污管网建设工程。各责任单位继续开展日常排污口监督,加强排污口治理工作,全面排查县城规划区范围内向河流沟渠直接排放生活污水的排污口,落实污水接入城市污水管网实施方案,并对“一河四渠”周边的管网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完成生活污水截污纳管工程,基本消除城区污水直排现象,实现污水100%收集、100%输送、100%处理,达到污水不进河道的目标。
(二)拆除违法建筑,提升河道宜居环境。沈丘县“一河四渠”河道两岸中部分地段存在违法建筑,侵占河道等现象,这些违法建筑对河道清淤及截污管网的铺设形成了极大的阻碍,我县正在筹划对河道两岸的违法建筑进行拆除,确保实现河道畅通,增加行洪、泄洪空间。
(三)河流沟渠补源。使用沙颍河水和污水处理厂中水作为水源进行生态补水,合理调控沙颍河闸前水位,沙北、沙南提灌站保持合理的流量,增强城区河流沟渠水体自净能力。在沙北总干渠和西蔡河立体交叉口西侧修建分流设施,建设沙北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设施,补充城区干渠水量,引沙北总干渠水为西蔡河城区段生态补水。
四、节点控制
沈丘县“一河四渠”黑臭水体整治项目,河道和渠道建设总长度共计22.529公里,前期已实施完成19.283公里,完成总工程量86%。目前实施的西蔡河黑臭水体整治项目3.246公里,按照项目建设进度,可以确保年底前全部完成并投入使用。
五、责任落实
按照《河南省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2019年度百城建设提质工程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豫百城提质﹝2019﹞1号)要求,我县将深入开展内河综合整治及黑臭水体治理,加快污水处理厂和配套污水管网建设,确保按省定目标完成建设任务。同时,由县水利局牵头制定河长制,明确河道责任单位、具体责任人,围绕目标任务,加快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努力打造优美生态河道。
2020年5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