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向精细化、规范化、法制化迈进,县编办通过做好“一帐两转三结合”,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工作。
一、做好一本台账。依靠实名制管理信息系统,结合机构编制管理台账,实时更新实名制系统数据,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方式,对实名制系统数据进行核对,重点检查编制数、领导职数、实有人数与财政供养人数的一致性、机构信息及人员信息的完整性,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实现两个转变。一是从分割管理到协作管理的转变。完善部门联动机制,加强与组织、人社、财政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形成编制部门严把“入口关”、组织、人社部门严守“审核关”、财政部门严控“出口关”的模式,做到编制数、实有人数、财政供养数的一一对应,实现部门之间即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从分割管理到协作管理的转变。二是从阶段管理到全程管理的转变。借助实名制数据库,把机构编制实名制的执行情况作为办理机构编制事项的前置条件,促使各部门加强实名制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完善实名制系统数据,通过把编制数与实有人员一一对应,延伸了管理触角,把管理贯穿于机构编制的审批、使用、监督完整流程。
三、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将实名制管理与机构编制月报统计相结合,通过实名制管理系统平台实时动态更新机构、人员编制、领导职数及配备等信息,为日常数据查询汇总、月报统计等工作提供准确依据。二是将实名制管理与机构编制监督检查相结合,通过实名制系统,督查机构编制管理中存在的擅自增设内设机构和提高机构规格、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混编混岗、吃空饷等问题,实现机构编制管理重心后移。三是将实名制管理与日常的机构编制业务相结合,通过机构编制实名制系统预计年度自然减员数量,为编制年度用编进人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实现日常编制使用申请、人员出入编、机构人员信息变动等业务全部网上办理,切实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张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