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3日 星期六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沈丘 > 沈丘要闻 > 正文

《盘点2014》之播撒希望的种子——2014年教育战线捷报频传

来源:本站     时间:2014-11-28     点击数:5455

《盘点2014》
    即将过去的2014年是多新闻的一年。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农业生产稳定高效,城乡面貌整洁美丽,园区发展日新月异,城市管理规范有序……新闻见证着一个丰富多彩、目标清晰、步履稳健、改革发展的沈丘。盘点2014,让我们共同回顾这一年。

播撒希望的种子

——2014年教育战线捷报频传

    ▉ 李绍棠 杨宝君 报道

    捷报!捷报!

    沈丘一高学生王若宇考上清华大学啦!

    二高的王梦潇、鲁文静考上北京大学啦!

    ……

    今年暑期档,最吸引人们眼球的看点,无过于高考的历史性突破。今年我县高招共报名7391人,一本上线406人,二本上线1469人,三本上线2812人,同时又为国防建设输送一名海军飞行员,考取名牌大学的人数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看沈丘,看未来,看人才!

    县委书记皇甫立新说过,教育是振兴沈丘的根本希望所在,沈丘的科学发展离不开教育事业的全面进步;教育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造福子孙后代、事关长远发展的千秋伟业。 

    县域发展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县域的发展重在人才,只有培养出优秀的人才,沈丘的未来才能更美好。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2014年的沈丘教育,是亮点突显、成效显著的一年,是迎来大丰收的一年。

    一年来,沈丘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顶层设计,加大资金投入,充实教师力量,全力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为沈丘持续发展、快速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

    一年来,县教育系统不断深化改革,锐意进取,认真贯彻“优化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思路,谱写了教育规范发展、科学发展的新篇章。

    一年来,全县教育工作者付出的是辛勤耕耘的汗水,收获的是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付出的是满腔的心血和爱心,收获的是人们满意的笑容。

    教育成果花开千树

    时代的脚步永不停息,教育工作跟随着时代的脚步一直向前。

    在我县农村,时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白发的老人牵着背着书包的孩童去学堂。白发老人多为解放前后出生的,文化程度很低,有的甚至没进过一天校门。而孩童则沐浴在新中国的春风里,成为快乐的“读书郎”。

    两个时代的人有着不同的教育机遇。至今,我县义务教育水平得到巩固和提高,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年辍学率不超过1%。一是办学条件得到改善。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快中小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配置教学设备,改善办学条件,缩小了城乡、校际之间的差距。二是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着力打造高效课堂。评选出了第二批新课程改革示范学校19所、先进学校8所,予以命名表彰;与江西金太阳教育集团合作,在全县初中领域建立21所课改样板校,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三是广泛开展了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认真落实了《沈丘县教体局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片区教学研讨活动,相关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四是教育质量有新的提升。组织开展了全县中小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实行了全县统考统评,进一步强化了质量在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地位。

    我县坚持走内涵发展的路子,把加强管理放在突出位置,以管理的精度谋求发展的高度,以高效力管理推进内涵发展,以推进新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为抓手,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把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加强教师学习交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管理模式。 

    项目建设如火如荼

    就在去年的10月20日,行政新区的一角,彩旗招展、气球高悬,大幅标语摇曳出浓浓的喜庆气氛,这是我县一高新校区隆重举行建设工程开工奠基仪式。

    据了解,县一高新校区建设总投资2.87亿元,已完成投资约2.2亿元(其中,2014年完成投资约1亿元),占地面积400余亩。

    目前,校区主体工程已经结束,计划于今年底全部交工。寝室部分1-4号楼已竣工,正在验收,5-8号楼计划元旦竣工。

    一高中新校区建设项目,不仅是县一高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件大事,也是全县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件喜事、盛事!

    建设一高中新校区,必将有效解决我县高中教育资源紧张,初中学生升学难的问题,必将促进全县高中教育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必将推动全县教育工作迈上一个新台阶,也必将为沈丘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沈丘县委、县政府,在教育投入上从不吝啬。

    除此之外,我县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食堂改造项目共涉及226所学校,资金总计1.0172亿元。目前,项目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就绪,11月4日开标,12月份开工建设。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总投资3962万元,计划维修改造学校46所。目前,招标已经结束,正在建设中,进展顺利。农村学前教育计划建设中心幼儿园6所,建设面积11310平方米,总投资1498万元,已完成投资1300万元。目前,主体已经完工。

    惠民政策遍地开花

    一枚鸡蛋,

    一杯牛奶,

    一块蛋糕,

    一个美好的早晨,

    是每一位学生每一天的幸福营养餐。

    办好教育就要做好扶困助学。

    2014年,全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餐。继续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涉及农村学校546所,受益学生15.5万人。共落实“两免”资金14613.7万元,惠及学生15.6万人,共发放“一补”资金1747.2万元,惠及学生9200人。

    我县认真落实国家资助政策,发放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874.8万元,资助学生5832人;中职免学费185人,资金11.1万元;发放中职助学金12.6万元,资助学生168人;大学生生源地贷款278.6万元,资助学生350人;发放大学生路费补助10.5万元,资助学生150人。

    采取多项措施,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一是认真落实农民工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继续完善小学、初中免试划片、就近入学制度的同时,在城区确定了槐店镇一中、槐店镇回中、槐店镇三中、西关小学、北关小学、回民小学、南关小学、河南小学等8所中小学,作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入学学校。要求这些学校按照规范、方便的原则,积极接受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读,简化入学手续,和城区学生一视同仁,帮助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顺利入学,接受优质教育。二是注重对农民工随迁子女的关爱和帮扶。教体局要求各学校加强对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和培养,因材施教、分层辅导,使每一名农民工子女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让每一名孩子都能在学校里安心读书、快乐成长。三是确保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教体局要求各学校对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在升学考试时一视同仁,和当地学生享受同等权利和政策,不得有任何歧视。

    教师队伍砥砺前行

    教育教学是核心工作,教师队伍建设是有力支撑。做好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我县近年来采取多渠道引进教育人才,强化队伍建设。

    全县现在公办学校教职工11336人,其中,高中教师1739人,初中教师3732人,小学教师5865人。

    今年,经县委、县政府同意,报市主管部门批准,根据各学科缺编情况,通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等环节,按照分数高低,招聘了213名本科毕业生和180名特岗教师。给我县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激活教育一池春水。

    同时,加强了教师交流学习。先后组织教师到河北衡水、山东历城五中、江苏苏州、江西金太阳教育集团、鹤壁高中学习先进经验,引进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管理模式,促进了学校教学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下发了《对乡镇中心校教育工作目标考核细则》、《沈丘县中小学校创先争优工作年度综合考评方案》等文件,要求各级各类学校加强学校管理,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师德师风建设,以优良的作风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认真落实《沈丘县监察局、沈丘县教体局关于对全县在编不在岗教职工的处理意见》,由县纪检、监察牵头,教体局纪检、人事配合,成立清查小组,对长期脱岗、顶岗、外出代课、有偿补课、私自推销教辅资料等现象进行排查摸底,发现一起,处理一起。

    课改之花处处绽放

    5月22日上午,县教体局在北杨集一中举行了“首批新课改示范学校表彰暨新课改工作推进会”全县有北杨集一中、纸店一中、范营二中、马李堂小学等14所中小学获得首批新课改示范性学校荣誉称号。

    其中,刘湾镇中心小学的“4+1教学模式”、北杨集一中的“336教学模式”等先进的课改模式,得到了大家的认同与赞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沈丘教育界如火如荼地开展着。

    我县推进新课程改革,打造高效课堂,评选出了第二批新课程改革示范学校19所、先进学校8所,予以命名表彰,充分发挥示范学校的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与江西金太阳教育集团合作,在全县初中领域建立21所课改样板校,并以此带动全县中小学校的新课程改革。

    同时,继续开展全县中小学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评估,并严格兑现奖惩,进一步强化了质量在教学工作中的核心地位。广泛开展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认真落实了《沈丘县教体局关于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实施意见》,扎实开展片区教学研讨活动,相关学科教师全员参与,全面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研水平。

    职业教育栋梁大成

    一株树苗只有甘露滋养方能成为栋梁。现在,越来越多的学子在沈丘接受职业教育,有的已经成材,有的正在成长……

    7月2日,县职业教育中心召开了高三学生的座谈会,为了稳定学生情绪,鼓舞学生干劲,扎扎实实地做好升学工作。

    会上,学生们畅所欲言,深入交流讨论了现阶段复习的方向、方法等。与会的学校领导和老师还听取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复习要求,并就学生所提出的一些困惑给予解答。

    就在今年,职业教育中心的升学率大大提高,全校师生喜笑颜开……

    作为全县唯一的职业教育中心,肩负着全县经济结构和技术进步及提供人力资源的重任,肩负着全县就业再就业培训的重任,肩负着豫东农业大县脱贫奔康的重任。

    我县职业教育,坚持“升学为主,就业为辅”的办学方针。不仅为全国各地输送了大学生,而且深入推进校企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结合,与我县产业集聚区建设相结合,加强“双师型”职教队伍建设,提高办学水平,打造品牌专业,提升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

    在我县产业集聚区一家企业工作的赵伟,毕业于县职教中心,是县赵德营镇的一名农家子弟,毕业不久即实现就业,满脸笑意。

    赵伟说:“俺村里的上辈人没受过专业性的教育,没有技术,进城打工很多只能出苦力。和他们相比,我很幸运,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顺利就业。我们班上的很多同学都找到了工作。”

    由劳力向人力资源跨越,随着劳动力素质的提升,实现就业成为易事。甘露滋养方成栋梁。我县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对于促进我县经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教育投入逐年增加,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县各级各部门重视、关心和支持教育的结果,更是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顽强拼搏、锐意进取的结果。

    辉煌属于过去,未来还需开拓!

    时间如水,岁月如歌。沈丘教育正展开羽翼,乘风而上。未来沈丘的教育事业,必将一路洒满光辉,为我们带来充满希望的明天。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