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 星期一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沈丘 > 千字文在沈丘 > 正文

沈丘县《千字文》赏析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2014-02-28     点击数:22389

编者按:《千字文》是我国早期的蒙学课本,为南朝陈郡项(今沈丘县)人周兴嗣所作,与《三字经》、《百家姓》俗称“三百千",是一部影响大而流行广的启蒙读物。当前,随着社会进步和国民素质增强,传承发扬国学教育强化品行修养已成举国共识,思国学、学国学、用国学热靡全国。在我县,《新沈丘》报主编侯学智同志在躬身推行《千字文》及国学经典教育工作的同时,执笔撰写了《<千字文>赏析》一文。本报自今日始,将分期刊登此文,以飨读者。
一千四百年前,先贤周兴嗣于南朝梁萧衍时期,用一千个汉字,组成了一篇绝妙的文章,即作为国学经典之一的《千字文》。千字文四字一句,共二百五十句,从文学方面讲,它字词精当,句子优美,充分反映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这是其一;其二是两句一韵,便于诵读和记忆,适宜于不同年龄段人的学习;其三是运用文学的语言形式叙述丰富的儒家思想,以及天文、地理、历史、宫廷建筑等内容,各块内容详略得当,又连接有序,读后不但使人们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更受到修养身心、构建和谐社会的教育。
千字文叙述的内容,按先后顺序可分为九块:第一至第十句为天文气象;第十一至十八句为特色产品;第十九至三十六句为贤明君王;第三十七至一百零二句为高尚情操;第一百零三句至一百三十二句为皇宫建筑与活动;第一百三十三句至一百五十四句为良相名将;第一百五十五句至一百六十二句为锦绣山水;第一百六十三句至一百六十八句为农业生产;第一百六十九句至二百五十句为修身齐家。对这九部分内容的学习认识,本人分别作以阐述,与大家共同分享。
一、 天文气象
1、 原文第1至第10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
闰余成岁,律吕调阳。
云腾致雨,露结为霜。
2、 内容赏析
这十句话,讲了六层意思。一是宇宙的起源。第一至第二句说,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字面意思是说,天是黑色的,地是黄色的,浩瀚的太空和无限的空间,就形成于遥远的混沌蒙昧时代。这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思想。张衡依据当时最先进的观测天文的工具--浑仪,和演示天体运行的工具浑象,告诉人们天和地的关系就像鸡蛋中的蛋白和蛋黄的关系,地被天包围着。地和天都是漂浮着的球体,都在不停的运动着。这一思想的提出,取代了自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天圆地方的“盖天说”,影响了我国一千多年。浑天说中不科学的地方是把地球作为宇宙的中心,这一点与盛行于欧洲古代的“地心说”不谋而合。1543年,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天体运动论》一书发表,完整的提出了“日心说”理论。这个理论体系认为,太阳是行星系统的中心,一切行星都围绕太阳旋转。地球也是一颗行星,它一面像陀螺一样自转,一面又和其他行星一样围绕太阳转动。“日心说”理论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对宇宙起源的认识,将会不断深入。近现代的宇宙起源于原始原子的“大爆炸学说”,恒星是由星云形成的“星云说”,反映了人们对宇宙起源认识的最新成果。二是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变化。太阳和月亮每天都要升起和落下。月亮还有圆满和残缺,这就是第三句,日月盈昃。三是星辰按一定的规律布满了太空。第四句说,辰宿列张,其字面意思是天空布满了行星。这里反映了我们的祖先对宇宙的认识。在地球外还有无数个星星,并且按一定的规律排列。为了便于观测和研究,我们的祖先把天空划分为二十八个区域,命名为"二十八宿”。在西欧,划分出的星空区域叫做“星座”。现在国际上统一把整个天空划分为88个星座。四是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年复一年的运转。而且四个季节还有各自的特点,即万物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这就是文中第五、六句,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五是用“闰”的办法调整回归年、朔望月和二十四节气的对应。第七、八句说,闰余成岁,律吕调阳。这两句话告诉我们,历法上用闰月调整一年的天数,乐律上用律吕调和阴阳,以求时序不至于紊乱。为什么要用“闰"的办法呢?因为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赤道南北回归运动的周期,即一回归年等于365.2422日,每年12个月,每月平均30.44天;朔望月为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其时间为29.5306天,一年12个月,一年的日期为354.3672天。二者一年误差近11天。怎样在历月等于朔望月的同时,又使历年的平均长度等于回归年?我们的祖先采取了按一定比例把大年和小年、大月小月相间排列,即“十九年七闰法”,解决了这一历法问题,这在两千多年前是很了不起的智慧,是我们的先人对人类天文学发展的重大贡献。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历法,就是包含了阴阳历、二十四节气和干支计时三部分内容的、有中国特点的历法,这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六是气象学中的云和雨、露和霜四种自然现象。第9至10句说,云腾致雨,露结为霜。这里告诉我们,云气上升遇冷形成了雨,夜里露水遇冷就凝结为霜。这也反映了我们的先人对云和雨、露和霜之间关系的认识。下雨离不开云,那么云是怎么形成的呢?云是地面上的水受太阳辐射后,变成水气蒸发到空气中去,到了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了小水滴,然后又与大气中的尘埃、盐粒等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云。按其形状和成因,一般可将云分为积状云、层状云和波状云三大类。若大气对流旺盛,积状云发展为成片成团的积雨云,然后产生降雨。层状云中的雨层云低而均匀的布满天空,因其内贮藏着大量水滴,降水时常是连续性的。雨是云中的水滴形成的,没有云便不会下雨。一颗云滴形成雨滴,必须经过凝结和凝华增大、在云中的碰并增大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可以在云滴上升时产生,所以云腾致雨。露水和霜都是因为温差而形成的。在晴朗无云、微风飘拂的夜晚,由于地面及其地面上的花草、石头等物体散热比空气快,温度比空气低。当较热的空气碰到地面这些温度较低的物体时,便会产生饱和而凝结成小水珠滞留在这些物体上,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露水。如果地面空气温度低于0℃,小水滴就凝结成冰晶,地面出现白色的霜,所以露结为霜。
二、 特色产品
1、 原文第11至18句。
金生丽水,玉出昆冈。
剑号巨阙,珠称夜光。
果珍李柰,菜重芥姜。
海咸河淡,鳞潜羽翔。
2、 内容赏析
这八句话比较容易理解,可分为三方面的意思。一是自然界的五种特产,即金沙江的金子;昆仑山的蓝田玉;蚌身上生长的夜间可发光的珠子;两种果中珍品李子和沙果;两种人们喜欢的蔬菜芥菜和生姜。二是工匠加工的最有名的宝剑巨阙。春秋时期越国名匠欧冶子为越王铸了三把长剑两把短剑。第一把长剑为巨阙,其余依次为纯钩、湛卢、胜邪、鱼肠。三是四种自然现象。即海水的味道是咸的;河水的味道是淡的;身上有鳞的鱼类会在水中游;身上长羽毛带翅膀的鸟类会在天空飞翔。
三 、贤明君王
1、原文共18句,第19至36句。
龙师火帝,鸟官人皇。
始制文字,乃服衣裳。
推位让国,有虞陶唐。
吊民伐罪,周发殷汤。
坐朝问道,垂拱平章。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鸣凤在竹,白驹食场。
化被草木,赖及万方。
2、 内容赏析
这十八句话,依序讲了三层意思。一是第十九至二十六句的八句,讲了有显著特点的八位君王,他们分别是龙师伏羲,火帝神农氏,鸟官少昊,人皇黄帝,实行禅让的虞舜、陶唐尧,安抚百姓、讨伐暴君的明君周武王姬发,商朝开国君主成汤。文中第二十一、二十二句讲了伏羲帝的史官仓颉发明了文字,即现在集音、形、义为一体的汉字前身。伏羲的妻子嫘祖教会人们养蚕取丝,制作衣裳。 伏羲称为龙师,是传说太昊伏羲氏时,有龙马负图从黄河中出来,因而以龙为百官命名。春官为青龙氏,夏管为赤龙氏,秋官为白龙氏,冬官为黑龙氏,中官为黄龙氏。 神农氏称为炎帝,即火帝,是相传神农氏有火星之瑞,因而以火为百官命名。春官为大火,夏管为鹑火,秋官为西火,冬官为北火,中官为中火。 少昊氏称为鸟官,是相传少昊时有凤鸟飞来,因而以鸟为百官命名。皇帝称为人皇。是相传皇帝有景云之应,因而以云为百官命名。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秋官为白云,冬官为黑云,中官为黄云。《三字经》中说,“自羲农,至黄帝。号三皇,居上世。“由此可知,人皇即黄帝。 二是八位君王贤明在哪里。文中第二十七至三十二句的六句话,讲了六个方面。一是坐朝,说明这些君王很勤勉,不吃喝玩乐;二是问道,说明这些君王能与臣民咨询、探讨治理国家的方法,不臆想,不主观武断;三是垂拱,说明这些君王很谨行,垂衣拱手不傲慢,君臣、君民之间有礼节;四是平章,即把国家的大小事项梳理的清清楚楚,事有大小急缓,对应的措施也妥帖恰当;五是爱护教育穷苦百姓。百姓在田间劳作风刮日晒,面色都发青黑色,他们为国家和社会创造了物质和精神财富,他们的利益需要保护,同时他们也需要教育引导,所以要爱育黎首;六是用仁德对待远近和大小不同的民族,即臣服戎羌。孔子在《孝经·孝治章第八》篇中说"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不敢遗小国之臣,而况于公、侯、伯、子、男乎?故得万国之欢心,以事其先王”。君王德高行洁,四方万民归心,所以有边远少数民族与内地百姓的融合,第三十一、三十二句话,遐迩一体,率宾归王。 三是明君仁政带来的祥和局面。第三十三至三十六句的四句话,抽象化的讲了四个方面。一是象征祥瑞的凤凰鸟在竹林里鸣唱;二是白色的小马驹无拘不束地在草场进食;三是草丰林茂,欣欣向荣;四是天下的每寸土地都受到仁政阳光雨露的滋润。
四、高尚情操
1、原文。第37至102句,共66句。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惟鞠养,岂敢毁伤。女慕贞洁,男效才良。知过必改,得能莫忘。罔谈彼短,靡恃己长。信使可覆,器欲难量。墨悲丝染,诗赞羔羊。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形端表正。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容止若思,言辞安定。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傅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仁慈隐恻,造次弗离。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性静情逸,心动神疲。守真志满,逐物意移。坚持雅操,好爵自縻。
2、内容赏析
这一部分内容,是先贤周兴嗣重点阐述的儒家仁德思想。第三十七至四十句的四句内容为总纲,即四大五常。孔子在《孝经·开宗明义章第一》篇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就是对父母尽孝的开始。孔子把敬侍、善待父母,作为上古贤明君主施行统治的最高伦理基础即“至德要道”。因为孝能够发展为忠君,“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所以一个孝字便是封建社会中维系小到家庭内部、大到整个社会的人际关系的主要道德纽带之一。四大,指地、水、风、火。我们的古人认为,人的身体和头发是由四大物质构成的。五常,即仁、义、礼、智、信,这是儒家倡导的伦理道德规范。身体是物质的,五常是精神的,两方面都要恭维鞠养,不敢毁伤。起点是爱护好自己的身体,然后是侍奉好父母,中间是效力君王,最终建立功勋,成就事业。
第四十一句至一百零二句,这六十二句是分述,从二十七个方面说明如何践行孝道,如何达到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规范。(1)树立榜样,即“女慕贞洁,男效才良”,要向先进人物学习。(2)知道自己的缺点错误,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即知过必改。《论语·学而第一》篇中说:“过则勿惮改”。就是说有了过错不要害怕改正。《论语·子张第十九》 篇中有这样的内容,君子的过错,就好像日食和月食一样;他犯了错误,人人都能看见;他改正了错误,人人都敬仰他。(3)掌握了知识技能,要时常练习,尽量不要忘记,即“得能莫忘”。(4)不要谈论别人的短处,即“罔谈彼短”。《弟子规》中说:“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欲思勉”。(5)不要夸耀自己的长处,更不要依仗自己的长处而不思进取,即靡恃己长。(6)与人交往要诚实守信,这样才能经得起检验,即“信使可复”。(7)胸怀要宽广,气度要宏大。不能小肚鸡肠,要“器欲难量”。《增广贤文》中说:“将相顶头堪走马,公侯肚内好撑船”。(8)警惕不良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奋发向上的精神。第四十九至五十句说:“墨悲丝染,诗赞羔羊”。墨子看到洁白的丝织品被染成其他颜色,发出了要谨慎的悲叹,《诗经·周南·羔羊》篇则歌颂了气色纯洁、性情善良的羔羊。君子应当像羔羊一样,始终保持洁白、正直的品质。(9)仰慕圣贤的德行,时刻想着自己也要做一个贤德之人。一个人有了高尚的品德,他的好名声自然就树立起来了。就像一个人他举止端庄,他的仪表随之端正了一样。所以要“景行维贤,克念作圣。德建名立,行端表正”。《弟子规》最后四句说:“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10)因果有报应,要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因为“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俗语说,恶有恶报,善有善报。我们在平常的生活中,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多做好事、善事,即快乐了他人,又健康了自己,富与贵是经常行善得到的回报。(11)抓紧有限的时间,为国家为社会做更多的工作。什么是宝?“尺璧非宝,寸阴是竞”。一尺长的美玉不算是真正的宝贝,最大的宝物是抓住分分秒秒的时间。人生苦短,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为社会为国家为他人做更多的事情,是莫大的快乐和幸福,所以每分每时都是我们去争取的啊!(12)孝敬父母,侍奉君主,要严肃而恭敬。第六十一至七十句说:“资父事君,曰严与敬。孝当竭力,忠则尽命。临深履薄,夙兴温凊。似兰斯馨 ,如松之盛。川流不息,渊澄取映”。这里讲了忠、孝问题。忠、孝是儒家学说的重要内涵,孔子专门写了《孝经》 一书进行论述。严肃而恭敬是忠、孝的精神状态,孝敬父母,侍奉君主时要像站在深渊旁边,踩在薄冰上面那样小心谨慎。早起晚睡,冬暖夏凉,使父母感到生活舒适是孝顺的具体行为。孝和忠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各阶层共同遵守的道德规范。因为这种美德像兰草那样清香,像松柏那样茂盛,像河水那样奔流不息,像碧潭那样清澈照人。(13)要注重自己的仪容,即“容止若思”。神态要沉静安详,服装要整洁大方。(14)谈吐措辞要高雅安详,即“言辞安定”。正确的主张和有益的言论不能不讲,这是其一;其二是敢讲、多讲;其三是不能哗众取宠,夸夸其谈;其四不胡讲,不乱讲,不该讲的时机不讲,不该讲的场合不讲,不该讲的对象不讲,不该讲的内容不讲,做到“非礼勿言”吧。(15)做事要善始善终。第七十三至七十六句说:“笃初诚美,慎终宜令”。荣业所基,籍甚无竟。为国尽忠,为父母尽孝这些事情,要始终如一,兢兢业业的干好,因为这是干好其他事情的基础。基础打牢了,才能更好的光大家业,发展事业。 《论语·学而第一》 篇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道德的人总是先做好基础工作,基础打好了,道德就产生了。孝敬父母,尊敬兄长这些准则,应该是仁的根本啊!(16)要像周召公那样执政为民,第七十七句至八十句讲:“学优登仕,摄职从政。存以甘棠,去而益咏”。这段话告诉我们,一要刻苦学习,争取达到优,这样才能获得相应的官职;二要把自己担负的行政职务作为参与政事,为社会做贡献的岗位;三要像周朝初期的周召公那样,勤勤恳恳,廉洁从政,经常在甘棠树下料理政务,听取百姓呼声。爱护老百姓的人,老百姓也拥戴他。人民会像保护棠梨树以怀念周召公一样,长久的赞扬为群众办事的领导。(17)区别对待不同的社会层次,选用和自己的身份、活动内容、规格想匹配的音乐、礼节以及服饰等。封建社会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社会结构层次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而卿大夫、士又是有品级的。与此相适应的建筑、庆典、祭祀、服饰、出行等都有明确的规定。所以要注意“乐殊贵贱,礼别尊卑。”我们现在的外事活动中,仍然有礼节规格的要求。国家机关中领导干部的车辆配置仍然有规定,不按规定配置,就是“违纪”了。(18)国和家都要和睦,要“上和下睦,夫唱妇随”。这两句话告诉我们,要用“和”的准则规范言行,人与人之间无论地位高低、富贵贫贱、辈分大小,都要和睦相处,恩爱和谐。首先地位高的上层要和,影响带动下层和。若上层争来斗去的,下层就很难保持和的局面了。其次是地位低的下层要和。和就是相互谦让,和就是相互关切,和就是互利共赢。所以我们的祖先说和为贵,和气生财。其三是作为社会基础单位的家庭要和,千千万万个家庭和了,社会就有了太平的基础。(19)“外受傅训”,在外面要听师长的训导;(20)“入奉母仪”,在家里要听父母的教导。遵守家中规范。(21)“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对待众多的姑姑、伯伯、叔叔要像对待父母一样,关爱兄弟的孩子一样就像疼爱自己的孩子。《孟子·梁惠王上》篇中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亚圣孟子告诉我们,敬吾之老,亦敬人之老,爱我之幼,亦爱人之幼。把此心推广开来,使百姓受惠,就可以将天下运转于手掌之上。 (22)“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兄弟之间要友爱,因为一母同胞,如同大树一样同气连枝。《弟子规》中说:“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兄弟之间的关系搞好了,就能在社会上尊兄敬长,协调好同事、邻里之间的关系。(23)以仁者为友。九十一至九十二句说“交友投分,切磨箴规”。这就告诉我们交友一要志趣相投;二要相互学习讨论,切磋琢磨,达到共同提高;三要相互劝勉,共同改过,不断进步。《论语·季氏第十六》 篇中说,“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倿,损矣。”即与正直的人为友,与诚信的人为友,与见闻广博的人为友,是有益的。与善于搞歪门邪道的人为友,与善于骗人的人为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为友,是有害的。(24)要有仁慈的心。九十三至九十四句说:“仁慈恻隐,造次弗高。”仁义、慈爱,对人的恻隐之心,这些美德在任何时候都不能遗弃。 (25)穷途潦倒时也不能丢弃美好的品德。第九十五至九十六句说“节义廉退,颠沛匪亏。”气节、正义、廉洁、谦让这些美好的品德,即使在流离、困顿的情况下也不能丢弃。 《论语·里仁第四》 篇中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即,君子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哪怕是吃一顿饭的功夫也不能背离仁德,匆忙时是这样,流离失所时也是这样。(26)心境平和,不急不躁。九十七至九十八句说“性静情逸,心动神疲。”这里告诉我们应该具备的性格和情绪。一是个人的思想或行为要安静平和,即性子不能急,脾气不能暴。二是外界事物对我们的心理状态即情绪的影响程度要小,情绪要闲适、安逸。喜怒哀乐悲恐惊这七情都可能对人的情绪造成影响,作为仁德之人,情绪始终是安逸的,不会大起大落。三是内心浮躁不安,精神就会疲惫不堪。这对开展工作和颐养身心均是不利的。(27)操守纯真,志向远大,不要玩物丧志。第九十九至一百句说“守真志满,逐物意移。”这里告诉我们一要有纯真、高尚的操守;二要有远大而充实的志向,并一步步的实施;三是经得住各种物质和精神的引诱。否则,一味追求物质享受,个人的志向就会发生变化,个人的品质也会由量变到质变。第一百零一至一百零二句说,“坚持雅操,好爵自縻。”这是前六十四句的小结。只要做到了仁、义 、 礼 、 智 、信,并保持这二十多条高雅的情操,你自然就会得到好的职位。 五、皇宫建筑与活动
1、原文第103至132句,共30句。
都邑华夏,东西二京。
背邙面洛,浮渭据泾。
宫殿盘郁,楼观飞惊。
图写禽兽,画彩仙灵。
丙舍旁启,甲帐对楹。
肆筵设席,鼓瑟吹笙。
升阶纳陛,弁转疑星。
右通广内,左达承明。
既集坟典,亦聚群英。
杜稿钟隶,漆书壁经。
府罗将相,路侠槐卿。
户封八县,家给千兵。
高冠陪辇,驱毂振缨。
世禄侈富,车驾肥轻。
策功茂实,勒碑刻铭。
2、内容赏析
这三十句讲了六层意思。
(1)古代最著名的都城是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第103至106句,“都邑华夏,东西二京。背邙面洛,浮渭据泾”。这四句话即说明了东京洛阳和西京长安是古代最著名的大都市,又说明了洛阳和长安城的地理位置。洛阳北靠邙山,南临洛水,它是东汉的都城。西京长安即现在的西安,它北有渭水,东依泾河,气势雄伟,是西汉政权的都城。
(2)第107至118句的12句,说明了皇帝宫殿建筑的雄伟壮观。即“宫殿盘郁,楼观飞惊。图写禽兽,画彩仙灵。丙舍旁启,甲帐对楹。肆筵设席,鼓瑟吹笙。升阶纳陛,弁转疑星。右通广内,左达承明”。宫殿曲折盘绕,壮丽无比;楼阁高耸入云,飞鸟吃惊。建筑物上画着飞禽走兽,还有彩绘的天仙神灵。正殿两边的配殿从侧面开启,正殿用上等珠玉装饰的供奉神灵的甲帐对着高高的楹柱。宫殿里经常大摆宴席,弹琴吹笙十分热闹。文臣武将登上宫殿的台阶朝拜天子,官帽上的珠子闪闪发光好像天上的星星。皇宫右边可以通向皇家藏书的广内殿,左边可以到达皇帝读书的承明殿。
(3)皇宫里的藏品。第119至122句的四句即“集坟典,亦聚群英。杜稿钟隶,漆书壁经”。宫中收集了大量的典籍名著,也聚集了众多的文武英才。这些典籍中有东汉杜度的草书手稿,有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钟繇的隶书真迹,还有古时用漆写的书,还有孔子的八世孙孔腾藏于墙壁中的经典书籍。
(4)文武大臣的活动。第123至126句“府罗将相,路侠槐卿。户封八县,家给千兵”。这就是说宫廷内的文臣武将依次排成两列,依序向皇帝奏本或回答皇帝的问话,宫廷外的卿大夫夹道站立。这些将相和卿大夫都享受着皇上的不同分封。他们都有八县之广的封地,还有上千名的士兵。
(5)皇上与大臣的活动。第127句至130句的四句,“高冠陪辇,驱毂振缨。世禄侈富,车驾肥轻”。一是说王公大臣戴着高高的官帽,驱车陪同皇上出行。二是说皇上及大臣的车子飞奔,帽子上的飘带随风摆动,非常威风,非常得意。三是大臣的功劳荫及子孙,他们世代享有爵位俸禄,生活奢侈富裕。四是出行的工具是车子,车子即轻快又舒适,驾车的骏马高大健壮。
(6)皇上奖励大臣,激励先进。第131至132句“策功茂实,勒碑刻铭”。这就是说,皇上鼓励有能力的大臣,积极为国家为社会多做贡献;对那些确实为国谋划做出突出贡献的,国家将把他们的功绩载入史册,并刻在碑石上流传后世。
六、良相名将
1、原文第133至154句,共22句。
磻溪伊尹,佐时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营。
桓公匡合,济弱扶倾。
绮回汉惠,说感武丁。
俊义密勿,多士实宁。
晋楚更霸,赵魏困横。
假途灭虢,践土会盟。
何遵约法,韩弊烦刑。
起翦颇牧,用军最精。
宣威沙漠,驰誉丹青。
九州禹迹,百郡秦并。
2、内容赏析
这22句讲了四层意思。
(1)六位著名贤相。第133至142句“磻溪伊尹,佐时阿衡。奄宅曲阜,微旦孰营。桓公匡合,济弱扶倾。绮回汉惠,说感武丁。俊义密勿,多士实宁”。这里一是说姜太公钓鱼的地方磻溪,周文王姬昌在这里遇到了他,尊他为“太公望”。后来太公辅佐周文王兴邦立国。之后又帮助文王的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二是奴隶出身的伊尹,商汤王不嫌弃他地位卑微,任用他为“小臣”。后来他辅佐汤王讨伐夏桀,建立商朝,被封为相当于丞相的“阿衡”。汤王去世后,又帮助外丙、仲壬两个继任者,为商朝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三是周公姬旦。他是文王的第四子,周武王姬发的弟弟。他帮助武王打败商纣,建立周朝,被封为鲁国公。武王去世后,周公旦帮助年幼的侄子周成王巩固政权。周成王占领的奄宅曲阜一带,要是没有周公旦辅佐,哪能治理的那么好啊。四是姜太公的后代齐桓公姜小白,春秋时当上了齐国国君。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土地、税收、官职,寓兵于农,扩大军队,使齐国很快强大起来。在政治上,他以“尊王攘夷”为号召,匡扶王室,救助弱小,在春秋诸侯中最早称霸。五是以绮里奇为首的“商山四皓”,力保刘邦的长子刘盈为太子。汉高祖刘邦欲换太子刘盈,刘盈的母亲吕后采用谋士张良的办法,请出秦末汉初避祸商山的隐士绮里奇、车园公、夏黄公、甪里先生跟随太子,并故意让刘邦看到。刘邦以为太子羽翼已丰,就不再另立太子。六是傅说帮助商君武丁中兴商朝。传说商君武丁在梦中梦到了上天给他的一个辅国良臣,醒来后画出贤臣外貌,在全国寻找。最终在傅岩找到了一个叫说的人,外貌与梦中的人相符,于是就推荐他为丞相,商朝得以中兴。正是这么多有才能的先贤勤奋努力,天下才能得到安宁,老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2)春秋至西汉历史演变中的著名事件。第143至148句“晋楚更霸,赵魏困横。假途灭虢,践土会盟。何遵约法,韩弊烦刑”。这六句话讲了六个历史事件。一是春秋五霸。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阳至公元前476年这段史称的春秋时期,先后出现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宋襄公五个霸主。诸侯争霸改变了西周时期小国林立的局面,实现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同时也打破了各族之间的地域界限,促进了各族人民之间的交往与融合,为后来的全国统一做了准备。二是合纵连横。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统一这段史称的战国时期,出现了秦、楚、齐、燕、韩、赵、魏七大国并峙的战略局面。秦国由于成功的实施了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了当时最强大的国家。东方六国为了共同对抗秦国,建立了政治联盟,成为“合纵”。秦国为了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拆散六国联盟而进行的外交活动,成为“连横”。三是假途灭虢。春秋初年,晋国和虢、虞两个小国为邻。虢、虞两国国力弱小,但却同性相邻,结有同盟。晋献公采用大臣荀息的计策,用宝马、美玉贿赂虞公,拆散虢、虞同盟,派兵借道虞国攻打虢国。虢国弱小无援,很快就被消灭了。晋军凯旋途径虞国时,又一举消灭了虞国,最终达到了吞并两国的目的。四是践土会盟。春秋时期,继齐桓公之后,晋国强大起来,晋文公在当时郑国的践土,即现在的河南荥阳召开各诸侯国会议,各诸侯国发表共同宣言。之后周天子册封晋文公为诸侯长。五是何遵约法。即汉高祖刘邦的丞相萧何,在秦末辅佐刘邦率兵攻入秦国腹地潼关以后,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同罪”,为刘邦赢得了政治声誉。在西汉政权建立以后,萧何又遵照简约的法律治国,使西汉逐步走向稳定和发展。六是韩非子依法治国。韩非,是战国时期韩国人,法家学说的代表人物。他曾针对韩国国力较弱的现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并将自己的观点写出来。秦王读了韩非的著述后,非常喜欢,设计让韩非出使秦国,并打算重用他。由于秦丞相李斯的嫉妒,韩非被害入狱,接着被逼自杀。但韩非法治天下的思想和主张,在秦国得到了实施,使秦国走上了富强。
(3)战国著名的将领。第149句至152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战国时,名将如云,秦国的白起、王翦,赵国的廉颇、李牧最善于用兵打仗。这几位战将的声威传扬到北方的沙漠,美名永远留在史册上。
(4)大禹治水走遍九州大地,秦统一六国,结束了天下分割的局面。第153至154句“九州禹迹,百郡秦并”。这一是说茫茫禹迹,划为九州。传说尧任部落联盟首领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洪水灾害。在由尧主持的治水会议上,人们推举鲧去治水。鲧仿效前人,采用了筑堤挡水的方法。因为洪水太大,鲧用九年的时间,一事无成。这时舜继承了尧当部落联盟首领,他处死了鲧,又根据众人的意见选派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采用疏通河道,开凿沟渠,把洪水宣泄入海的方法治水。他跋山涉水,考察山川形势,走遍了黄河中下游,确定了每个地方的疏导办法。然后带人们开山填壑,疏通“九河”,将洪水引入大海,终于消除了水患,为了治水,大禹整整辛勤劳作了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他的才干和品德得到了舜的赏识,也受到了人们的爱戴。于是舜就把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禅让给了禹。大禹继任后,逐步把原来的部落联盟组织发展成为国家组织。公元前21世纪,中国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王朝建立。大禹把属地划为冀、兖、青、徐、扬 、荆、豫、梁、雍几个区域,史称“九州”。二是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帝国。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灭掉楚、齐、燕、韩、赵、魏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封建王朝。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人称为秦始皇。在地方治理上,他废除了西周以来的分封制,推行郡县制,把全国的领土划分为36个郡,郡下设若干个县,由皇帝委派郡守和县令治理。秦朝在国家统一和封建制度建立方面,有不可磨灭的功绩。
七、锦绣山河
1、原文第155至162句,共8句
岳宗泰岱,禅主云亭。
雁门紫塞,鸡田赤诚。
昆池碣石,钜野洞庭。
旷远绵邈,岩岫杳冥。
2、内容赏析
这八句话,集中写秀美的祖国山水。前六句点了九个景点,后两句是结论性的描述。这九个景点是:(1)五岳之中,人们最尊崇东岳泰山。历代帝王都在云山和亭山主持封禅大典。(2)位于今山西代县的雁门关,是古代北疆的名关。(3)万里长城是北方的要塞。(4)位于宁夏灵武县的鸡田,是古代有名的驿站。(5)赤城是浙江省天台北的奇山。(6)赏池赴昆明滇池。(7)观海临河北碣石山。(8)看泽去山东巨野。(9)望湖去湖南洞庭。第161至162句,“旷远绵邈,岩岫杳冥”。我们华夏大地宽广辽阔,江河湖海连绵不绝,名山奇谷幽深秀丽,真是景色锦绣,风光无限。

   (转载自大河论坛)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4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