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1日 星期日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沈丘 > 沈丘要闻 > 正文

千企播爱暖民心

来源:本站     时间:2015-09-22     点击数:3330

    “变了!变了!如今的农村真的变漂亮了、变美丽了,农民也变得富裕了……”这是沈丘县纸店镇卢庄行政村村民发自肺腑的声音。

    “变了!变了!家乡原来垃圾遍地的现象没了,铺了水泥路,装了照明灯,栽了绿化树,父老乡亲富裕后,努力改善居住环境,小村比城市更宜居。”这是沈丘籍游子归来时面对家乡变化发出的感慨。

    沈丘农村能有如此变化,得益于县委、县政府开展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活动。而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开展的“千企帮千村”活动,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中功不可没。

    自“千企帮千村”活动开展以来,广大民营企业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不仅利用输血的方式解决了困难农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燃眉之急,同时还注重以造血式的帮扶形式,把项目投向农村,以产业联结农业,用新的经营理念、经营方法影响带动农民。通过龙头企业及商会的带动、联结、帮扶,使广大农民在产业化的链条上得到了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利益,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9年来,参与活动的民营企业由最初的几家发展到现在的62家,结对帮扶村由最初的几个发展到现在的104个,沈丘县民营企业为社会公益、光彩慈善事业等捐资近2亿元。如今,民营企业家已成为沈丘公益事业的主力军。

    村企共建——壮大了企业,富裕了群众

    河南祥和集团成立于2009年,前身是老城皮革厂,现已发展成为拥有皮革贸易、农牧产品交易、房地产运营、生态有机农业、智能家电贸易、金融投资等六项支柱产业的现代化企业集团,是周口市的明星企业。

    2008年,祥和集团积极响应号召,与沈丘县老城镇西关村结成帮扶对子,探索了一条“以城兴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具有西关特色的新型农村社区发展之路。祥和集团把经营企业的理念注入新农村建设,通过旗下的担保公司为帮扶村建设提供了900万元的启动资金,从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入手,大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积极开展帮扶工作。

    目前,由祥和集团参与规划和建设的西关新村一期规划已经完成,占地175亩,建成7栋住宅楼,敬老院、学校、健身广场等公益服务设施一应俱全,社区内全部绿化、美化,并建设了家具、建材、农贸、食品4个专业市场和1个大型购物超市,同时因村制宜,先后建成投资1.2亿元的皮革加工项目、投资6000万元的槐山羊养殖项目和投资5000万元的鱼饵生产项目。此外,祥和集团还捐出200万元,为西关社区免费修建了周口目前规模最大的音乐喷泉和健身娱乐广场,使西关社区不仅成为当地的靓丽景点,更探索了一条以商促农、以工带农的致富路。如今,老城镇西关村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祥和集团被省委统战部授予“村企共建突出贡献奖”,并被河南省委统战部、河南省工商联、河南省扶贫开发办公室联合授予“千企帮千村、村企共建扶贫工程、企业突出贡献奖”。2015年,老城镇西关村被国家文明委评为“全国文明村”。祥和集团还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自2013年以来积极参与情暖万家、孤儿救助基金、贫困大学生资助等慈善活动,捐资200多万元,集团董事长孙振伟先后被授予“河南青年五四奖章”、“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项目拉动——发展了事业,增加了收入

    河南亿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89年,现已发展成为拥有天然气利用、农产品物流、国家储备、燃气发电、糖酒经营、金融投资六项支柱产业的现代化企业集团。2013年,集团董事长、全国人大代表李士强积极响应号召,与沈丘县冯营乡李寨行政村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资金、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投入,结合“美丽乡村试点”、循环产业发展项目、老人关怀、村容村貌改善、教育事业、村民休闲中心建设等项目,采用“三帮一”、“二帮一”、“一帮一”和“兜底儿”帮扶的办法,开发特色资源,发展优势产业,帮助李寨行政村2323人实现脱贫。
    2015年,亿星集团投资189万元建设李寨农产品集配中心,建筑面积1184平方米,该项目的建成进一步满足了李寨及周边地区种植养殖户商品冷藏及初步分拣加工的需求,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带动了农民增收。

    产业拉动——改变了方式,享受了幸福

    县工商联常委、职工医院院长林峰与北杨集乡林寨村结成帮扶对子。2010年8月,作为林寨村人的林峰回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4年多来,林峰一手抓党的建设,一手抓村里发展,在全省率先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动员村民以各自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为股份成立“林家富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既能收到土地流转费和红利,又能在合作社打工挣钱。几年来,林寨村从一个后进村一跃成为全省农村集体经济体制股份试点村,该合作社今年被评为“国家级示范社”。4年多来,县职工医院捐资100多万元发展公益事业,建村室、修路、建村委会,每年为村里240位60岁以上老人发放300-600元不等的福利及保暖内衣,购买健身器材、小学师生服装,救助村里困难户。林峰被评为“2014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2015年全国劳动模范”、 “河南省十大最美村官”等。

    文化创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翰高兄弟(北京)投资集团成立于2004年,现已发展成为集艺术建材、市政园林、商业地产、有机农业和文化创意五大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翰高集团董事长房墉很重视提升家乡人民的精神和文化层次,为此,他曾多次向家乡学子及文化工作者捐款,并积极举办各项文化公益慈善事业。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和2014两年间,他直接捐献的现金和举办的公益慈善事业投入共达500多万元。2011年,他斥资6.5亿元在沈丘县槐店镇一块废弃的土地上打造出一个国家3A级旅游景点——中华槐园,并以中华槐园为平台发掘与槐店镇有深厚渊源的古槐树文化,打造“槐文化”品牌;相继形成槐药、槐园、槐蜜、槐茶等槐文化产业链,推出以沈丘槐树、槐山药、槐山羊为主的一系列知名品牌;深挖沈丘籍古代名人周兴嗣撰写的国学经典《千字文》,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中华槐园”和“东环路景观绿化综合工程”已成为沈丘县地标性景观和文化名片;“《千字文》文化创意产业园”核心建筑“释广元艺术馆”已开工奠基,将为“槐文化”和“千字文文化”锦上添花。2014年,翰高集团与刘庄店镇崔大桥结成帮扶对子,已投资3000万元建成高标准人文社区,并以此为依托,改造原有河道,建成以湿地公园为依托的乡村旅游试点村,大力发展有文化气息的新农村与有机农业,带动了一方百姓迅速致富。

    资金帮扶——造福乡邻,惠及民生

    河南旷亚置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0月,是一家专业从事房地产开发与销售的地产公司。2007年谢文珍积极响应号召,投资15万元给老家村庄修建宽5米、长1.5公里的柏油路,村民们为感谢他的善举,将这条路以他的乳名命名为“进才路”。2008年县市政工程尚德路修建时,建桥和沿路石等项目有300多万元资金缺口,谢文珍主动预支,保证了工期按要求完成。2010年,他在老城镇北关村投资1.2亿元承建豫园新型农村社区,一期工程40000平方米,凡是农民买房每户每平方米让利200元,完工后可满足3400人居住、1200人就业。2011年他拿出资金30万元修建了村级小学,同年又出资21万元,给老城镇前谷营村建设自来水项目,解决了周边2万多名村民的安全饮水问题。2012年4月在全县“一日捐”大会上,他捐资40万元。近几年周口市委、市政府,沈丘县委、县政府分别授予他“周口慈善家”、“沈丘慈善家”荣誉称号。

    随着活动的深入开展,沈丘县的民营企业家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浓浓的故土乡情,充分展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的良好风貌。在他们的带动下,新增加的会员企业也纷纷参与活动。2014年新增会员企业周口市东明集团与纸店镇小李庄结成帮扶对子,成立了沈丘县东明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的形式,建立了多个高科技农业示范园区以及种植、养殖基地,将合作社与基地、企业、农户紧密结合起来,使封闭的小李庄变成了开放的富裕村庄。河南省乾丰暖通有限公司率先与莲池乡管庄村结成帮扶,使该村成为全县首批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如今,沈丘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把“千企帮千村”活动与理想信念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结合起来,深入持久地打造“千企帮千村”品牌效应,在促进沈丘发展、助推城乡经济发展发挥着独特的作用。(韦伟 李华磊 刘家俊)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