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沈丘 > 关注民生 > 正文

“船老大”李飞和他的“扶贫船厂”

来源:本站     时间:2019-05-29     点击数:5003

    水深岸绿宽阔的沙颍河,波光粼粼,曾孕育着几代人的致富梦想。在周营镇刘集村,依傍沙颍河建成的周口市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如今已成为这里临港经济带的一颗耀眼璀璨明珠,也是当地群众的“致富工厂”。
   在周口市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到处一派繁忙景象。为了赶制订单船舶,工人们的敲打钢板声、机器切割声此起彼伏,电焊工挥动着焊枪,枪口喷吐着刺眼的火花,正努力把一片片钢板焊接在一起。

  周口市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汪红魁说:“目前,我们打造的船舶是根据航线下游和全国大部分船闸推出的节能、环保、新型、标准化船型,全长66米8,宽11米628,深4米25,最大载重量2500吨左右,可以通过绝大部分船闸,经济效益明显,是一种深受众多船老大欢迎的船型,为了响应国家环保政策,每艘船配备有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生活垃圾处理装置,油污处理装置,均达到国家环保部门排放标准。”
  据了解,周营镇刘集村,有上百年的驶船传统。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全村从事航运的农户达180多户,常年活跃在淮河、长江流域。这个小村子成了河南省唯一的“百船村”。船民们所驾驶的船只大多在1500吨级以上,最高达9000吨级。现在有了周口市北航船舶修造船厂,村里的船民不出家门口就能根据各自所需,改造老旧小船舶,订制大型新钢驳船。
  周口市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飞,过去受父辈们的影响,在湖南岳阳、湖北宜昌一带,打工创业长达20多年。并先后在湖南岳阳等地创办了两家造船公司,凭着苦干实干积累了不少社会资源、经验和资金,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被人们称为“船老大”。
  2014年初,李飞审时度势,决心把厂子迁回老家,重返“农门”二次创业,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李飞说:“2014年初,我响应国家发展临港经济政策号召,决心二次创业,把厂子迁回家乡,带领乡亲脱贫致富,于是便成立了周口市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目前公司占地50余亩,有员工160多人,每年拆解、造船80余艘。”
  建厂初始,困难重重。李飞整日面对的是没有厂房、交通不便、电路不通、工人操作不熟练等问题,但是在镇党委、政府和村两委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所有的困难最终都迎刃而解。
  周营镇党委书记马涛说:“临港经济发展是我县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的一项重要经济民生工作,周营镇紧邻沙颍河,在临港经济的发展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河道跨度在周营境内20余公里,历来是全县航运业发展的重点区域,北航船舶自成立以来,立足临港经济发展需求,大力发展船舶制造业,围绕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促进乡村振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周营镇党委政府为北航船舶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宽松的外部环境,鼓励周边有劳动能力的群众为企业发展服务,以北航船舶为龙头,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内河航运,利用强大的内河航运优势,助力乡村振兴。”
  船厂接纳首批订单正式投产后,李飞结合扶贫脱贫工作和工厂实际需要,工资按工种和实际操作技能计酬,中午提供免费午餐,熟练工一天可以挣200多元。
  据了解,刘集村有1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该工厂的建立,实现了贫困家庭一人进厂就业、全家脱贫致富,当年进厂务工、当年就能脱贫的目标。
  周营镇刘集村贫困户李君正说:“船厂建成后,我在船厂打工,月工资3000元左右,活不累,也能照顾家庭,现在已经光荣脱贫了。”
  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周口市北航船舶修造有限公司是我省首家率先走出河南,加强与央企合作的企业,也是经河南工信厅批准的拥有三级一类造船资质的四家企业之一。就今后船厂的发展,李飞信心满满:“接下来,我将努力把厂子做大做强,扩大规模,带动更多的乡邻脱贫致富,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窦健康 谢辛凌 马宇)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