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0日,对于沈丘大唐云雕漆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齐门雕漆”第五代传人齐金生来说是个双喜临门的日子:他的雕漆作品在第三届中原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荣获金奖;“齐门雕漆”被认定为“河南老字号”。这是社会各界对“齐门雕漆”的认可,也是齐金生实现重振具有数千年历史的楚国漆器梦想的坚实一步。
国漆又称生漆,大漆。我国大漆的使用,源远流长,已有7000年以上的历史。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称为漆器。漆器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应用十分广泛的物品,胎质以木胎为主,器表一般髹黑漆,部分于黑漆地上用红漆或加红、黄等彩绘几何、人物图案。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漆器即已使用,战国时期更加发达,尤其是楚国漆器达到了一个很高的水平。
沈丘是以周朝的沈国为名的,春秋时期沈国被蔡国所灭,归属楚国,是楚国最北边的治所。和所有的楚人一样,沈丘的先民们在战国时期生活在一个漆的王国中,其生时使用的日常生活实用器具和娱乐用品是漆品,死后丧葬用品也多用漆品。楚国漆器的色彩可谓灿若星辰,做工可谓巧夺天工。
秦国统一六国之后,楚国漆器在宫廷消亡了,在民间还顽强的生存着。在沈丘赵德营镇的齐营村,就有一家以生产漆器为业的家族,被称为“齐门雕漆”。
齐门雕漆是我国漆艺派的一种,主要继承了楚国漆器的工艺和特点。有史可考的创始人是清道光年间齐茂员。齐茂员出生于雕漆世家,自幼跟随父亲习练漆艺刻灰。18岁成为一名宫廷漆艺工匠,这里名师集聚,齐茂员雕漆技艺长进很快,并受到刻灰大师潘成云的理论指导,强调刻灰与实用的一致性,技理结合,在此基础上齐茂员逐步完善前人漆艺,工艺理论以及刻技习练方法自成一体,独具特色,成为齐门漆艺流派的创始者。齐门雕漆在沈丘已传承130多年,传至第六代。
现世第五代传承人齐金生,自继承齐门雕漆技艺后,自筹资金1100万元在沈丘县付井镇创办了沈丘大唐云雕漆艺有限公司,其产品远销上海、江苏、安徽、浙江、福建、山西等一带,有一定的知名度。在齐金生的推动下,2013年“齐门雕漆”被沈丘县人民政府宣布为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2016年“齐门雕漆”被周口市人民政府宣布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齐门雕漆的胚胎一般为当地榆木,根据刻品样式,加工成各种形态的胚胎,然后在胚胎上着漆。齐氏雕漆有两种漆料和着漆方式。一是用生漆在木胎经过五十以上至九十九道不等工序,有规律,逐层次地把漆刷积到一定的厚度,亦称“别厚”,然有由人工剔刻。二是用漆和灰调制着刷,由生漆、骨灰、石灰、砖灰、瓦灰以相应比例与土漆调和,涂在木胎上雕刻,亦称“刻灰”。在漆灰盘上雕刻,有刻、铲、批、作、贴、绘等六大程序,刻以贴切流畅,铲以平整顺畅,批细灰以分均整平,作以细腻平滑,贴箔装饰以富丽堂皇,绘以多姿多彩,绚丽夺目。呈现的作品多以飞禽、鸟兽、花果、人物、山水及楼台亭阁。传统品种有瓶、罐、盒、盘、壶、家具、文具、挂屏等,现代品种有茶桌、电视背景墙、壁画、漆画以及首饰珠子。
在楚漆器的装饰中,云雷纹占有重要地位。楚漆器上的云雷纹舒云漫卷,灵活自如。江陵雨台山楚墓出土有彩绘云雷纹木梳和彩绘云雷纹蛇卮。在漆板上雕刻以刺、剔、片、勾,用刀断面,使层层漆纹回旋生动,流转自如,回钩云纹,因此云雷纹俗称“云雕”,是楚国漆器最显著的特点之一。齐金生在公司的名称中突出“云雕”二字,就是告诉人们公司产品的历史渊源和担负重振楚国漆器的历史责任。
齐金生的作品应邀多次参加在鹤壁举行的中原文化博览会和在淮阳举行的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著名漆工艺专家、四川美院何豪亮教授观看了齐金生的漆雕作品之后写下了“云雕创新,国漆艺宝”的题词。今年5月10日,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程健君和中国民协顾问,河南省民协名誉主席夏挽群在沈丘大唐云雕漆艺有限公司参观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鉴于齐金生在传承和发展楚国漆器方面做出的独特贡献,2016年7月他被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河南省民间美术家”称号,2017年3月他被周口市人民政府宣布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楚国漆器在齐金生手中重放异彩,幸甚至哉!(沈文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