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4日 星期日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沈丘 > 沈丘要闻 > 正文

田野上的新鲜事儿

来源:河南日报     时间:2015-04-07     点击数:2394

    □本报记者 赵春喜 本报通讯员 王向灵 谢辛凌

    春光荡漾,在希望的田野上,不知有多少新鲜事儿。

    4月3日,记者在沈丘县农村采访,田间活跃着农人忙碌的身影,他们口中的“农二代”、“低碳营养餐”等新词儿,让记者颇感好奇。

    在果树种植户李新光的果园里,老李正忙着刨果苗。

    老李从20多岁开始摆弄果树,到现在算来已有30多个年头了。在自家这个果园,老李可是说一不二,“老一”的地位无人敢撼。

    然而,自从前年儿子李晓东从林校毕业成为“果二代”后,老李的“帅位”便“岌岌可危”。

    可不,儿子对果园重新规划,进行品种更新,实施农超对接,再借助电商平台,使得果园销量大增、成本降低、效益更加可观。这让一向不服输的老李自愧不如。不知不觉中,果园的领导权已移交给了儿子李晓东。

    无独有偶。种粮大户王守书与老李的处境雷同。

    儿子王书鹏从河南农大毕业后成为“粮二代”后,先是撰写小麦丰产计划、搞全程机械化操作,再到设立“2015年小麦高产倒计时牌”,几套娴熟连贯的“动作”,让老王惊喜不已。

    “今后咱家咋种地你说了算!”性格要强的老王,此时倒明智地把“老一”的位置让给了儿子王书鹏。

    和李、王两家的故事一样,目前,沈丘全县已有近100名“新生代”子承父业,成为“农二代”,并执掌“帅印”,成为新型农业生产中的“新生代”。

    行走在碧绿的田间,记者注意到,与往年春耕不同,今年“低碳春耕”正走俏沈丘县农村。当地农民一改往年大把撒施化肥的“旧模式”,而是转入科学施用复合肥、搭配畜禽低碳肥的“新常态”。

    农业合作社负责人赵书昌告诉记者,长期过量使用化肥,会使土壤板结、地力下降,严重破坏农村生态环境。增施农家肥,不但可以透气保水增加土壤的有机质,还能降低种地成本。

    “畜禽粪才是最适合庄稼口味的‘口粮’。”赵书昌介绍说,去年,他们合作社的100多亩瓜菜全施用猪粪、牛粪等农家肥,所产的瓜果、蔬菜色度好、口感佳,而且肥料投资成本有所降低,一亩地多收入200多元哩。

    “以前,我家养鸡场的鸡粪要花钱请人清理,现在每天都有好多人争着花钱买回去当肥料,供不应求呢!”蛋鸡专业户郭高峰喜滋滋地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两年来,沈丘县各乡镇、办事处举办各类“低碳生态农业”培训班,使得农民群众“低碳春耕”意识不断增强。

    如今,在沈丘县农村,算“低碳成本账”的农民越来越多,选择使用低碳环保畜禽肥、生物肥的“低碳春耕”模式已成农民新宠。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