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0日 星期三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互联网+科普 > 正文

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核心知识 —— (男男性行为人群)

来源:牡丹江市东安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微信公众号 时间:2024-05-08 点击数:5156

危害性认识

  男男性行为者受艾滋病威胁大,我国该人群艾滋病感染率上升趋势明显。同性恋传播的比例从2009年的9.1%上升到2020年的23.3%。而注射吸毒者传播艾滋病毒的比例从2009年的25.2%大幅下降到2020年的2.5%以下。男同性行为者是感染艾滋病毒的最高风险群体。

  艾滋病感染者需要终生服用抗病毒药物,不能停药。终生服药不仅对肝、肾等代谢器官会产生一定影响及副作用,由此产生的治疗费用还会给家庭和个人造成负担。此外,社会对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也常常给艾滋病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

预防知识

  01

  性行为中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减少感染、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

  坚持正确使用安全套可以在男同同性肛交性行为中发挥安全套物理阻隔作用,防止体液中的HIV经肛肠粘膜进入体内。安全套预防性病、艾滋病传播的效果确实、可靠,已得到大量科学研究和长期疾病防控工作的证实。

  02

  远离毒品特别是新型毒品以及助性剂(如RUSH,零号胶囊等)?会减少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危险。

  吸食与使用新型毒品,可以抑制或兴奋人的中枢神经,使人产生幻觉,从而增加高危性行为的可能,如无套肛交等。同理,助性剂(如RUSH等)可以令人心率增加,血压上升,面部、上身泛红发热,产生类似性高潮的生理感觉,精神亢奋,增加高危性行为的风险。不仅如此,频繁使用RUSH还会对身体健康产生损伤,要主动远离新型毒品和助性剂。

  03

  定期筛查艾滋病病毒和到正规医疗机构规范诊治性病可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性病病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比非性病病人要高很多,这是因为感染性病会在生殖器部位形成炎症或溃疡,而有病变的部位给HIV敞开了大门,使艾滋病更容易入侵。特别是像梅毒、生殖器疱疹和软下疳等以生殖器溃疡为特征的性病病人感染艾滋病的危险性更高。定期筛查梅毒等性病,并到正规医疗机构规范诊治会降低艾滋病感染风险。

检测与治疗

  01

  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检测是唯一判断方法。

  艾滋病感染者有的潜伏期长达8~10年,期间多数人和正常人在外表上是一样的,无法从外表上看出感染与否。即使有人有一些症状,也并非艾滋病感染者所特有,仅凭这些症状不能确定其感染艾滋病。因此,感染HIV无法从身体外表或自身症状来判断。要想了解是否感染HIV,只能通过检测,这是唯一的途径。

  02

  从发生高危性行为(如无套肛交)到可以检测出是否感染HIV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做窗口期。

  在发生过高危性行为后,通常并不能立即从身体中检测出HIV抗体,是受艾滋病病毒窗口期的影响。艾滋病病毒窗口期是指从HIV感染人体到感染者血清中的HIV抗体、抗原、或核酸等感染标志物能被检测出之前的时期。请注意,在窗口期的血液已有感染性。

  因此在这段时期内,即便得到HIV阴性的结果,也不能完全保证没有感染HIV,需要在窗口期过后再次进行检测。窗口期感染者处于感染急性期,体内病毒载量高,发生高危性行为时传播HIV风险更大。

  03

  定期进行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早知晓、早预防、早治疗。

  HIV感染有窗口期,即使已经感染,在窗口期内仍无法检测到病毒。建议至少每三个月检测一次HIV。定期检测,不仅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而且一旦发现阳转(由阴性变成阳性),也可以在第一时间介入抗病毒治疗,从而极大地降低健康受损的速度,提高自身生活质量。

  04

  疾控中心、男同社会组织及医院均能提供保密的艾滋病检测。

  国家对艾滋病检测的保密性有严格规定,各检测机构均会按要求执行遵守。疾控中心、男同社会组织和医院通常都能提供HIV初筛检测,疾控中心和男同人群社会组织还提供检测前、后咨询服务,社会组织工作人员均经过当地疾控机构培训并接受疾控中心监督和指导。无论选择哪里进行检测,都不用担心检测结果的泄露。

  05

  艾滋病抗病毒药物需要终身服用,未经医生允许随意停药容易使身体产生耐药性。

  一旦感染艾滋病并开始接受抗病毒治疗,就需要终身服用抗病毒药物。通常来说,抗病毒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定时定点定量规律服用。服药初期,因个人身体情况不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药物反应,如轻微的头晕,恶心等,但症状会在短期内自行消失,切忌不能因为身体出现药物反应而随意停药。随意停药容易使身体产生耐药性,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

法律法规

  已知感染艾滋病后要及时告知性伴,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既不道德,又要承担法律责任。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艾滋病感染者有责任告知性伴自己的感染状态,并规范自己的相关行为以避免将疾病传播他人。故意隐瞒和传播艾滋病是一种极其不道德的行为,同时也违反了国家法律关于故意传播传染性疾病的规定,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