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15日是
全国第30个
“防治碘缺乏病日”,
今年主题是
“科学补碘三十年,
利国利民保健康”。
全民食盐加碘计划
从1996年开始实施,
时至今日,
我们还需要补碘吗?
我们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碘的摄入量是和年龄和机体状态相关的。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碘的推荐摄入量12岁以上成人为150微克/天,6-12岁儿童120微克/天,孕妇或哺乳期妇女250微克/天,碘可耐受最高摄入量为1000微克/天。
目前还缺乏个体的碘摄入量评价指标。
人群碘营养状态是否合适是这样判断的:
学龄儿童尿碘中位数(MUI)小于100微克/L为碘缺乏,100-199微克/L为碘充足,200-299微克/L为碘超足量,300微克/L及以上为碘过量。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100-299微克/L为碘适宜状态。
妊娠期妇女MUI小于150微克/L为碘缺乏,150-249微克/L为碘适量,250-499微克/L为碘超足量,500微克/L以上为碘过量。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滕卫平、单忠艳教授牵头进行的全国碘营养与甲状腺疾病调查结果发现,中国成人的MUI为177.89微克/L,学龄儿童的MUI为199.75微克/L,中国居民的碘营养处于碘适宜状态。
但有的小伙伴还是担心,
每个人饮食习惯不同,
我会不会出现
碘缺乏或碘过量呢?
非常遗憾的是,目前还没有能精确评估个体碘营养水平的指标。尿碘受饮食影响,变异大,并不能作为评估个体碘营养的有效指标。但是大家可以了解日常食物中碘元素的含量,来大致评估自己的碘有没有吃到适合范围。
目前我国食盐加碘标准是20-30mg/kg,如果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推荐的食盐摄入量5g计算,我们每天从加碘食盐中获得的碘是100-150微克,在烹调过程中,碘大约会损失20%,所以从加碘食盐中获得的碘每天大约是80-120微克。
特别要提醒大家的是经过晾晒制成的海盐,在加工过程中碘已挥发,几乎不含碘。
包括(鲜)海带、紫菜、海苔等。
鲜海带每100克可食用部分一般含碘1-3mg,干海带每100克含碘几十毫克。
也就是说,吃二两鲜海带就能够满足正常成年人接近1周的碘营养需求了。
海藻类不仅碘含量非常丰富,而且波动范围大,有的海藻100克含碘量甚至可以达到100mg。其次是干虾米,每100克碘含量可以达到几百微克。
贝类在肉类海鲜100克大约含碘50-100微克,比如牡蛎含碘60微克/100克、蛤蜊碘含量大约在40微克/100克;
虾蟹类,大约20-50微克/100克;
鱼肉类含碘量较低,草鱼、黄鱼、鲈鱼等大多数鱼类,只有10微克/100克左右。
所以需要低碘饮食的甲亢患者,其实是可以放心食用鱼类、适量食用虾蟹的。
鸡蛋为20微克/100克左右。
一只鸡蛋大约50克左右,可以提供10微克的碘元素。
常见肉类的碘含量一般1-10微克/100克。
谷物、豆类、蔬菜、水果对碘摄入量的影响不大。
奶制品含碘量受产地以及饲养场的消毒方式影响,差异较大。
不同地区水碘对人群碘营养的影响也比较大,我国24个省份水碘不超过10微克/L,不会造成碘过量风险,仍需食盐加碘的补充;
但部分高水碘地区,例如黄河流域河北、山东某些地区的水碘可超过300微克/L,这些地区的农作物碘含量也会升高,居民需要更换水源才能避免碘过量。
含碘的复合维生素如善存等,每粒含碘量是150微克。
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医用制剂如含碘造影剂、胺碘酮、华素片、碘伏等,含碘量较大。每剂量含碘造影剂含碘400-4000mg,每片胺碘酮含碘75mg,每片华素片含碘1.5mg,是远远超出生理需要量的。
健康人能够通过尿液排出多余的碘,短期使用并不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总结来说,非高水碘地区加碘食盐贡献了人群日常饮食中大部分的碘元素来源,如果不吃加碘食盐,单纯通过饮食难以满足我们日常碘营养的需求量。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碘营养的主要来源。我国的食盐加碘政策,也在根据居民实际碘营养水平进行调整,在2000和2011年分别进行食盐加碘浓度的下调,保证了科学补碘,保卫了甲状腺健康。
各类食物碘含量(图片来自《中国居民补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