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3日 星期五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沈丘 > 沈丘要闻 > 正文

启动粮食“杠杆”撬动经济发展

来源:河南日报农村版     时间:2014-10-27     点击数:2379

    今年7至8月,全省普遍干旱,给秋作物生长带来极大影响。与此同时,沈丘县的降雨量出现63年最低水平,很多人都在预测:今年秋收一定减产。

    秋收结束后,从沈丘县农业局传来消息:今年秋季主作物玉米平均亩产565公斤,高产地块达750公斤以上,单产、总产较去年均有增加。大灾之年,该县秋粮是如何取得这么好的收成的呢?

    近日,记者走访该县广大干群一探究竟。农田水利“发威”为丰产提供保障“今年这么旱的天,多亏农田水利建设起了大作用啊,俺家的玉米比去年每亩多收了120多斤。这样一算,俺这几亩玉米一季就能增收近600块钱。”瞅着自家院内晒着的玉米,该县白集镇农民常老汉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沈丘作为粮食主产县,针对今年全县秋作物旱情严重的实际情况,该县通过沙颍河槐店灌区沙北提灌站,向白集镇、卞路口乡等沙颍河以北的7个乡镇紧急输水,灌溉面积20万亩,累计送水1400万立方米,沙颍河以北乡镇地下水位提升3米以上,达到了“以渠补源”的效果。

推广科学种田为粮食增收保驾

为进一步挖掘增产潜力,该县实施基层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在县乡农技推广机构中选聘90名农技指导员,分包全县900名科技示范户,对农户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农民只要一个电话,农技人员就会出现在田间地头。今年,该县还建设了5个玉米高产创建万亩示范方,集成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和配套栽培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起到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了灾区损失非灾区补,重灾田块损失高产田块补,促进了全县秋粮平衡增产。经田间实打测产验收,示范方平均亩产700公斤,比全县平均亩产增产135公斤,增幅23.9%。

    鼓励土地流转为规模种植护航


    “种地也能赚大钱,这对农民来说,以前想都不敢想,可如今变成现实啦,这都得益于土地流转!”周营乡赵寨村农民笑着说,“这两年,夏秋两季亩均超吨粮,累计纯收入近30万元。当初村里瞧不上俺守土种田的人,如今见了面,都笑称俺是‘新地主’。”

    截至目前,该县流转土地30万亩。其中百亩以上规模流转14.85万亩,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239家,家庭农场33家。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133家,其中,市级示范合作社26家,省级示范合作社5家,国家级示范合作社4家。

    “我们要启动粮食这根‘大杠杆’,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的种植模式,让农业产业化成为产业富民的支柱,‘撬动’沈丘经济大发展。”沈丘县委书记皇甫立新自信地说。(巴富强 崔丽 郭力铭)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