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1日 星期三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沈丘 > 沈丘要闻 > 正文

林峰:口碑在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来源:本站     时间:2014-04-30     点击数:3111

    林峰,北杨集乡林寨行政村党支部书记。

    3年前,他踏上林寨这块既丰腴又美丽的沃土,他就爱上了这里的一草一木,把加快发展的种子播撒在这片土地上。

    3年来,他个人捐资100多万元发展公益事业,为村修路、建村委会,每年为村里240位60岁以上老人购买保暖内衣,购买健身器材、小学师生服装,救助村里困难户。他倡导村里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本着“依法、有偿、自愿”原则推动全村土地流转,瞄准市场搞种植,探索农业增效的路子,目前是周口市土地流转整村推进第一家。

    1000多个日日夜夜,他用无私、奉献和忠诚把希望的种子日益培育成参天大树;他用理想、信念和情操,书写了一个村庄从富裕生活走向小康水平的壮丽诗篇;他用一位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对人民群众的无限深情,把党为民情怀的口碑做到了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他是来干事的,不是来“做官”的

    当初,林峰任林寨村支书,亲戚朋友不理解,他自己也迷茫。家人说,现在村里工作不好干,干好事不一定能落得好,朋友说,你现在事业发展的这么好,不缺吃不缺穿,当支书图个啥?这个村官该咋干,林峰心里还真没有底,能不能推辞掉这个村支书?

    经过几天的思想斗争,林峰想,作为一名党员,党组织需要他走上这个岗位,他不能推辞,要让组织省心;林寨村是他的老家,全村人是他的爷们,他不能推辞,要让林家人宽心;一个人要做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儿,他不能推辞,要让自己舒心。最后,他决定干,还要干出个样儿来。

    “林寨就在乡政府所在地,仅有富裕生活还不够,你要带领群众尽快过上小康生活,为全乡其他村发展带好头,乡党委政府对你寄予厚望。”2011年,北杨集乡党委书记赵连锋这样交代刚刚履新的村支书林峰。

    那几天的夜里,林峰在床上翻来覆去就是难以入睡,他反复思考着一个问题:“我该咋干好这个村支书?我的切入点是啥?”终于,林峰自己想到了要为村里干几件实事,让群众看到他是来干事的,不是来“做官”的,目的首先是取得群众的信任,提高向心力,凝聚人心,汇集力量。

    翌日,在全村党员干部群众大会上,林峰承诺3件事:一是他个人捐资建设新村委会,二是推动全村土地流转,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三是修建村里道路,改善村里基础设施。他坚信: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个素质好、作风实、能干事、会干事的党支部书记就有凝聚力和向心力。他对大家说:“我当支书不图名不图利,就想给林寨的爷们办些事。建新村委会,我个人出资50万元……”顿时,全会场掌声四起。

    选址、筹款、招标……经过1年多紧张的建设,2012年的“七一”前夕,林寨新村委建成。林峰在新落成的村委大院召开“两委”成员会议,他向大家通报两件喜事:一是林寨村支部被评为全县“十佳党支部”,受到县里的隆重表彰,表明村里的工作收到了县乡肯定;二是由他出资近60万元建设的新村室正式使用,无偿捐献给集体,当作“七一”礼物向党献礼。如今,在林寨村“两委”大院,新办公楼矗立,院内实现全部绿化,花红草绿,成为全村一道美丽风景线。林峰完成向村民承诺的一件事儿,让村民认为他是干事的,增强了村民对他本人和村党支部的信任。

    林寨村新委大院建好后,紧紧围绕“推进党的建设、服务强村富民”这一主线,按照“一点多用、一站多能”的要求,整合党务、教育、文化、计生、综治等方面资源,将村“两委”办公场所、党员活动室、文化大院、计生服务室、群众工作室、图书阅览室等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有机结合,实行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使用,打造集办公、学习、服务、娱乐为一体的标准化阵地,把新“两委”村室打造成全村党员教育中心、便民服务中心、科技培训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村室的作用,有效推进全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土地规模经营,要让老百姓算好“经济账”

    林寨行政村紧邻北杨集乡政府所在地,居民406户1800余人、耕地1316亩。由于人多地少,地块分散,加上近年来大量中青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缺乏,农业管理方式粗放,科学种田水平不高,严重阻碍了村里农业的发展。

    如今,站在林寨村委会向东望去,看到的是一马平川的千亩大田地,看不见的是传统分散种植时期的 田埂、田间小道。林峰带领该村群众走农业产业化道路,打造千亩农业高效示范基地,让现代农业在林寨落地生根。

    “搞农业产业化,要实现一‘破’一‘立’,就是打破传统的分散经营模式,实行土地规模种植,土地全部流转是一道必须迈的‘坎儿’。”林峰这样说。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流转土地群众有思想顾虑是可以理解的。 林峰带领村干部和群众代表外出考察,解开群众的“恋土情结”;算好土地流转前后的收益账、整体产出的效益账和长期发展的效益账,让群众跳出“小农”意识。

    “从外地考察回来,群众代表眼界开阔了,没想到外地农业发展的那么好,土地效益那么高。对土地流转这个事情,全村上下思想慢慢的一致了。”林峰说,土地全部流转,该咋办?当时,在林寨村老村委,几百林寨村人讨论到了深夜。

    “在老村室,大热的天,村干部和群众代表讨论到深夜,最后举手表决,还在同意流转的协议上按上了手印。”回忆当时的情景,林峰记忆犹新。

    林寨村在网上对外进行土地招租,但效果并不理想,来了几拨承包商,考察完就没有了下文,主要原因是林寨村位置偏僻,交通不太便利。

    “我们绞尽脑汁儿想办法,最后‘两委’班子决定,村里自己开发、摸索经营。”林峰介绍说,商定后的大原则是“整体流转、自愿耕种、规模种植”。

    村民林廷东是土地流转赞成者,他说:“还是流转好,我年纪也大了,体力比较差,每年一亩地拿到800块钱,也够买粮买菜了。”和他有一样看法的人不在少数,如今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务工,留守的都是老年人,干体力活身体吃不消。外出打工的如果回来收种庄稼,耽误时间不说,仅仅来回的路费算下来也与收割庄稼、旋耕土地的开销差不多。土地流转后,群众再也不操心耕种的问题了,年轻人也能专心挣钱干事业了。

    如今,林寨村的耕地都整理成了大块儿地,作物的管理与收割都可以采用大型机械作业,广大劳动力从繁重的劳动中完全解放了出来。 

   发展现代农业是农村的必由之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土地流转的最终目的。

   2011年秋季,林寨村整体流转土地耕种面积达到1000亩。面对资金、技术、农资、信息、风险等因素的制约,“林家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林峰带领村“两委”干部做足了“加减法”。

   土地增加:该村原有耕地1316亩,通过改造窝子林、边角地、贫瘠地,经实际测量土地数量达1526亩,平整后新增耕地210亩。

   成本下降:合作社购置了收割机、旋耕机、打捆机等机器设备,统一播种、管理、收割,统一对外购料、销售,目前生产成本下降10%,通过合作社对外联络,与多家生产资料公司、粮食收购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市场风险。

   村干部描述这几年麦收后打捆机作业时的情形:打捆机在前面工作,村民在后面拉整捆的秸秆,麦茬地收拾干干净净,既方便又快捷,又不再乱堆乱放、污染环境。 如今,林寨村土地利用率提高了、劳动力解放了、土地效益增加了,土地整村流转为该村的发展注入了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群众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要感谢党

    2013年的最后一天,从省会郑州传来喜讯:“ 2013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初评揭晓,北杨集乡林寨村党支部书记林峰入围20名候选人。

    “荣誉不属于我个人,群众过上幸福的小康生活要感谢党。”得知自己入围“ 2013年度河南十大‘三农’新闻人物”候选人,林峰说。

    在林寨村村委会会议室里,挂着一块块奖牌,有党支部的,有村委会的,也有林峰个人的,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

    全市先进基层党支部、省级先进基层党校、连续两届县十佳党支部-----3年以来,林寨村党支部获得的荣誉足以令人发出由衷的赞叹。做出如此不平凡的成绩,靠的是什么?林峰有自己的看法:“干部民主了,廉洁了,公正了,办事就透明了,百姓就拥护你,党支部也就有了战斗力,整个村里就和谐。”

    林峰当支书搞决策不是他自己想干啥干啥,充分听取村干部党员群众的意见。他说:“一个人的脑子再好用,考虑事情也有不周到的时候,多听听群众的意见,可以少走冤枉路。”这3年,凡是涉及全村发展的大事小情,他都先召开党员会议和村民代表会议,然后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这样的会议,每年至少召开几十场。

    林峰说,老百姓的事情再小也是大事,要想着群众,向着群众,让着群众,为他们做些事、谋些利、暖些心,这样干群之间话语相通,心里相近,感情也能融洽。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你是为公为私,他们都一清二楚,干部要依法按规矩办事。”林峰说,农村低保、特困救助等这些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他都安排村干部按政策去做,谁也不能徇私情。

    这几年,在落实关系群众利益的事情上,林峰领导“两委”一班人都坚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去落实,让大家都没有意见。

    “群众遇到困难了,当干部的帮一把,老百姓会把好处记在党的账上,感激的是共产党。”林峰说。

    3年来,林峰个人主动帮助特困家庭,林子庚、林子田、林晓飞三个孩子因为家庭的重大变故成为孤儿陷入困境,林峰就跑前跑后解决他们的难题。村里五保老人林杨氏意外摔伤,他主动安排她住院两个多月,1万多元的医疗费林峰帮助林张氏解决。老人过意不去,多次泪流满面,林峰就给她说:“帮助您是应该的,我是咱们村的当家人,就应该是群众的主心骨。”

    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足,追求更加美好的农村新生活,在林寨村已成为一种时尚。

    “全县清洁家园活动正在推进,林寨村到时候也好好收拾一下,让村里彻底美起来。”林峰也意识到,农村与城市最明显的差别就是居住环境的落后,美丽林寨建设提上了他工作的日程。

    随着林峰的承诺一个个变成现实,林寨村在悄悄地发生着巨变。在林寨村,随着土地整村流转、实行规模种植、建立专业合作社、规划建设美丽林寨、发展集体经济等一项项对村民承诺实事的兑现,一个农村发展、土地增效、农民增收的新林寨展现在人们的眼前。目前的林寨村,正在从一个传统的小农经济老模式向现代农业发展新道路转变,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封闭的小村庄走向发展势头正劲的开放性新村。

    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想干事就要敢于承诺,干成事就要敢于行动,干好事就要淡泊名利。林峰常说:自己说好不算好,群众说好才算好;群众当面说你好不算好,背地里说你好才算好;群众嘴里说好不算好,心里说你好才算好。他要把口碑做到老百姓的心坎儿上。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