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卞路口乡人大在县人大和乡党委的正确指导下,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人大工作载体,扎实开展工作,让人大工作在新时代呈现全新局面。
找准“切入点”行使职权
乡人大紧紧围绕乡党委的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把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当作切入点,把人大工作贯穿到社会管理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为乡党委建言献策,特别是在脱贫攻坚、农村环境整治、移风易俗、化解矛盾、带领村民致富等中心工作中,提出了许多切合实际的意见建议,有力地支持和促进了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同时,积极探索创新监督方式,组织开展代表活动,充分调动了人大代表参与管理社会事务的积极性,让代表们知政情、晓民意,切实增强其主人翁意识,提高了政府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密切了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助推全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找准“着力点”务求实效
为更好地发挥乡人大代表的职能作用,把推进当前突出问题的解决作为重要着力点。特别是村班子建设、脱贫攻坚、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乡人大找准“着力点”,促进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提升新水平,积极发挥人大代表的监督引领作用。乡人大代表、大郭庄行政村党支部书记郭洪亮,自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时刻牢记代表使命,忠实履行人大代表的职责,带领全村党员群众大干苦干,脱贫攻坚、人居环境改善等工作中敢于试先,在全乡树立的典范。近年来,兄弟乡镇多次到该村进行观摩,2015年,全县改善人居环境工作现场会在该村召开。赵楼行政村人大代表赵福堂,多年来到乡敬老院慰问老人,救助困难群众,2016年,赵福堂被评为沈丘县“道德模范”。
找准“结合点”提升水平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聚集人大资源力量和工作力量。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投身参与,鼓励和引导代表发挥各自优势,热心与贫困群众搞好对接帮扶,送信息、传技术、找门路,献爱心、办实事、解难题,促进了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增强了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有力地推进了全乡脱贫攻坚工作深入扎实开展。代表们争当矛盾纠纷的调解员,脱贫攻坚的监督员,环境治理的先锋员,扫黑除恶的宣传员,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目前,在全乡实施“厕所革命”工作中,乡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入村走访调研,准确了解在“厕所革命”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会商工作思路。在代表的建议下,改厕工作先行在肖门、卞路口、王庄3个试点村为示范村展开,在人大代表的监督宣传下,改厕工作已在全乡顺利推进,效果十分明显。8月2日,全县改厕工作现场会在该乡召开。
找准“落脚点”畅通民意民生新渠道
乡人大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人大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乡人大从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入手,千方百计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向乡党委、政府提出有前瞻性、针对性的意见建议86条,为乡党委、政府决策提供详实的情况和依据。全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顺利实现脱贫摘帽,人居环境焕然一新,重点项目有序推进,民生问题得到落实,“三农”工作稳步前行,农村经济得到发展,社会秩序和谐稳定。(田原 曹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