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上午,沈丘县老城镇恒洋学校门前鼓乐阵阵,大邢庄乡的两名农民将一面上书“爱生犹如子,情比父母恩”的锦旗送到该校校长秦小西的手中。两位农民家长用朴实的话语感谢该校为家庭突遭变故的安氏三姐弟免除义务教育期间的学费、食宿等全部费用。
事情还得从一个月前的意外事件说起。安欣欣(化名)姐弟三人分别在老城镇恒洋学校的五年级、三年级和二年级就读,学习成绩都非常优秀。安欣欣的妈妈是个非常关心孩子成长的好母亲,定期都会到学校看望孩子们并勉励他们刻苦学习。一个月前安欣欣的妈妈在外地务工时遭遇意外身亡,其父亲因涉嫌刑事案件锒铛入狱,安氏三姐弟突遭晴天霹雳,一下子从受父母疼爱的香饽饽变成无人养育的困境儿童。安氏三姐弟突如其来的人生噩运牵动着恒洋学校领导们的心,校长秦小西在第一时间得知消息后,一边对三个学生做好心理安抚工作,一边和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如何安置孩子们以后的起居生活。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免除三个学生的所有费用直到初中毕业。
据了解,安欣欣三姐弟得到学校的全部免费读书在恒洋学校并不是个案,从办学十几年来学校对生活比较困难、单亲家庭学生和身有残疾的孩子不同程度地进行减免学费,共计50余人,累计减免学费达20多万元。被方圆几十里的群众亲切的称为“慈善学校”,校长秦小西被孩子们称为比亲妈妈还亲的“秦妈妈”。
老城镇恒洋学校创办于2002年,是在老城镇第一家幼儿园的基础上不断扩大自身规模创建而成的,吸收的学生大多是留守儿童。因学校的质量稳步前进,逐年提升,受到社会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因打造特色办学的路子,生源辐射周边的大邢庄、留福、范营、冯营等乡镇。被学生家长誉为“心目中最理想的名校”。目前该校现有学生600多人,教职工38人,开设13个标准化教学班。学校开设的情暖留守儿童、温情送给困境学生、心理疏导驱阴影等活动很受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校长秦小西介绍说,恒洋学校从办校之初一直都把定位放在留守儿童身上,是因为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大量的农村闲置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农村打工族的年轻父母把孩子留在农村老家,由祖辈、同辈或学校代为照顾。因此衍生出 “留守儿童”问题被社会广为关注。学校着力解决留守儿童青春期困惑、业余生活乏味的状态,更好的引导留守儿童融入社会,快乐健康地生活和成长。各位老师都做他们生活上的知情人、学习上的引路人、成长中的保护人。
从恒洋学校毕业的夏甲甲是老城镇夏老家村人。该生在校时沉默寡言,性格极其内向,时常暗自落泪。孩子 9个月大的时候,母亲就离家出走,父亲远走他乡杳无音信。孩子跟着靠种地为生的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体弱多病,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学校了解实情后,为温暖孩子一颗幼小受伤的心灵,校长秦小西把孩子收为义子,百般温暖,免去一切费用,直至小学毕业。从恒洋学校毕业陈彩虹、陈前东的父亲突发脑溢血,经全力抢救,最终为植物人,无力供应姐弟俩读书。学校领导前往探视,一家人正为孩子上学之事抱头痛哭。学校当即做出决定:把正在上四年级的陈彩虹和三年级的陈前东免除学杂费、生活费等一切费用,直至小学毕业。赵德营镇大刘集村的刘梦凡父亲是个聋哑人,母亲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孩子没人管,邻居到学校问能否照顾。学校经过了解属实,当时做出决定:所有费用全免,把孩子供到小毕业。恒洋学校类似资助困境学生事例不胜枚举,在受助的学生和亲属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
谈起老城镇恒洋学校老城镇中心校校长范磊感慨良多。他说恒洋学校不仅教学质量抓的好,而且慈善事业和社会公益事业也做得非常好。在今年秸秆禁烧开始时,学校为全镇的三夏防火工作人员免费提供了价值一万多元的体恤衫。真正的教育需要情怀,教育的本质是爱。希望老城镇能出现更多像恒洋学校这样教学质量好富有爱心的暖心学校。 (朱保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