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乡村里,突然出现一座面积1500平方米、藏书5万册的“农民图书馆”。这个新鲜事儿,就发生在纸店镇小李庄村。
日前,记者来到这个名为“东明农民图书馆”采访时看到,40个书架满满当当,分门别类地摆满了各种书籍,政治、文学、社科、农技、健康、历史等一应俱全。图书馆内布置了桌凳,村民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享受阅览图书和报刊的乐趣。
图书馆里还专门设有阅报栏,让村民能够及时看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河南日报》、《河南日报农村版》、《周口日报》、《周口晚报》、《求是》、《农村工作通讯》、《农村农业农民》、《时代青年》等报刊。
建起这个图书馆的是纸店镇小李庄行政村村民李东明。谈起建“东明农民图书馆”的初衷,他动情地说:“小时家里穷,我没能多读几年书。17岁时就外出打工,是党的好政策让我由穷变富,成立了自己的集团公司。我富裕了不能忘本,得报答社会。我想让村民们养成读书、用书的习惯,多学点文化、科技知识,让大脑也要‘富’起来,靠农业科技进行种植养殖。”
2017年春节期间,李东明筹资300多万元,组建建筑团队和民工,绘图纸、搞测量、挖地基、进原料,短短三个月的时间,一座1500 平方米的“东明农民图书馆”正式落成。除了把自己和孩子们的藏书都整理出来放到了图书馆以外,李东明又让儿子购买了10万多元的最新图书,累计总达5万余册,都是免费给村民看。在图书馆中阅览不完的图书,可以办理阅览图书证,把书带回家去看。如今,附近乡镇的村民甚至相邻的安徽界首市的群众都知道这里有个免费的图书馆,每天有数百人次前来阅读和借阅。大家将会根据自己的爱好,在这里找到喜欢的、可读的书籍,老人喜欢看历史书,中年人喜欢种植、养殖书籍,孩子们则偏爱科普等书籍。
为了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东明集团还斥资千万元为村民建设了文化娱乐中心、老年活动中心,发展壮大农民演唱团,开设象棋室、书画室、放映室、健身馆、游泳馆等,村民们可以在这里休闲、娱乐、健身、学习、就餐,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纸店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