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5日 星期一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沈丘 > 乡镇动态信息 > 正文

周营镇:“六村共建”行动提升乡村颜值

来源:本站     时间:2018-09-06     点击数:3057

    初秋时节,一场大雨过后,沈丘县周营镇东李营村仿佛一幅水墨画,充满了诗情画意。
     “来来来,吃葡萄,这是刚从家门口的果园里摘下来,新鲜得很。”9月1日,记者跟随沈丘县周营镇镇干部来到东李营村村民李文化家走访,他热情地拿出一大盘葡萄,“家门口不仅有果园,还有休闲农家乐,如今的农村比城里还舒服。你看这村子多美丽。”
    站在李文化的家门口,顺着他手指的方向望去,葱葱郁郁的果园、高标准西瓜大棚、中药材基地、绿树红花环绕的绿道、种着莲藕的荷塘等一一映入眼帘,一幅美丽乡村的新画卷徐徐展开。这是沈丘县周营镇全面推进“六村共建”行动的一个缩影。
    今年“六村共建”行动开展以来,该镇积极组织各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了声势浩大的清洁环境卫生综合大整治、坑塘沟渠清河大行动等。通过广大干群上下联动,齐心协力和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不良现象,使乡村的“脸”变靓了,环境变美了,村民的笑容更灿烂了,日子也过得更舒心了。
    文明公约让乡村“靓”起来。即兴随意走近该镇马营村的每条胡同,每隔一段距离都有垃圾桶,村民会将垃圾扔进桶里,以往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没有了。“通过'六村共建’行动,我们村的环境变好了,大家的素质也随之提升。整个村都是村民的家,谁也不想给这么好的村貌抹黑,所以大家都自觉遵守文明公约。环境的改变提升了村民的素质,那村民素质的提高又将有意识地保护现在美丽的村貌,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正在家门口打扫卫生的村民牛付志笑着说。
    如今,步入马营村,只见村头巷尾一座座漂亮的小洋楼错落有致,条条道路干净整洁,垃圾杂草柴堆不见踪影,“振兴乡村建设美丽家园”、“六村共建靠大家”等之类的标语装点墙头,美丽生态宜居乡村新貌——让人赏心悦目。
    干群齐动手,让村庄"颜值"再提升。在开展农村“六村共建”行动中,该镇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亲力亲为,上班自带劳动工具,并与包片村群众一道,全面清理垃圾,切实改善农村卫生环境;要求以村为单位,对道路、村庄进行划片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做到房前屋后无垃圾、无杂物堆放,努力实现了“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硬”标准。
    开展清河行动,让河水“清”起来。为了修复保护良好的水生态,提高水环境质量,针对辖区沟河干渠两岸杂物乱倒、河道垃圾漂浮等问题。该镇统一组织10多台大型工程机械和清运车辆等设备,大力开展“清河行动”。并采取多项措施,构建河道岸清、道路保洁和农户垃圾收集“三位一体”的长效保洁运营机制。同时,向全镇散发《改善人居环境倡议书》2000份,倡导广大群众自觉保护沟河干渠生态水系,不乱丢弃生活垃圾,不向河流排放污水。
    严格督查考核,让整治“硬”起来。为使农村环境整治各项机制得到有效落实,确保“六村共建”工作见实效、能长效,该镇专门成立了督查考评组,定期或不定期对各村开展的环境卫生维护保洁情况进行督导督查。在督查中,对保洁措施落实好、工作推进快的给予表扬和奖励,否则给予通报批评,着力在全镇营造人人关爱环境卫生、全民参与清洁家园的良好氛围。
    产业兴旺发展让乡村富起来。该镇把产业兴旺发展作为推进“六村共建”的主抓手和物质基础。为此,该镇积极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并以农业示范基地为依托,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引导群众改变传统种植模式,提高农业经济发展质量,逐步建立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辐射 带动兴村富民。。截至目前,全镇流转土地已突破2.3万余亩,发展千亩种植示范方8个,“一村一品”专业特色村12个,打造葡萄、大棚西瓜、中药材、冬桃等“乡村特色采摘园”10多处,经济效益可观。
    “六村共建,促乡村振兴,记忆乡愁,必须抓住产业这个‘牛鼻子’。以产业兴旺来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变‘输血’为‘造血’,增强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提供持续的保障。”该镇党委书记马涛如是说。(谢辛凌 孙娟)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