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俺虽然大钱挣不了,但挣小钱不容易啊,现在俺不出门一天就能挣五六十元了,是县驻村第一书记李红恩为俺家帮了大忙。”提起这事,8月9日,大邢庄乡司庄村贫困户卢新明高兴得合不拢嘴。
李红恩,今年36岁,是县政协干部,7月20日被选派到大邢庄乡司庄村任第一书记。司庄村现有人口1600多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2户,是全乡有名的瘫痪村。今年7月份,年轻的李红恩带着治理瘫痪村的任务进驻该村,在层层召开会议,选配好村“两委”班子的同时,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跑项目上,帮贫困户就业找门路。经过半个月的调查、走访,认为这些贫困户大多是因病、缺技术、缺资金致贫的,家里能干活的劳力没有一项致富门路。为帮助这部分人找就业门路,他多次到界首、莲池等地与熟人联系,终于跑成了渔网编织项目,与界首经销商签订了三年的合同。合同签好后,就着手聘请技术员在村里办培训班,没有经费自己掏,他从莲池请来技术员,在村室里举办了3天的渔网编织培训班,对20名贫困户的劳力进行了培训。贫困户卢新明说:“编织渔网不用油、不用电,只要有两只手就能干,不出家门就能挣钱,李红恩为我们就业,自己掏腰包5000多元,多好的事啊。”“一只渔网能卖4元,熟手一天能做15个,可收入70元,现在已有20个贫困户的家庭做渔网编织,已加工成品1500个。”驻村第一书记李红恩深有感触地说。
眼下,该村“两委”班子已配备到位,各项工作走上正常化、规范化,贫困户也有了就业门路,在谈起驻村工作时,李红恩很有信心,表示要坚持驻下去,为群众办些实实在在的好事。(大邢庄乡 李俊 王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