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小英)2015年,甘南藏族自治州开始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环境革命”,从政府到百姓全社会总动员,要求城市乡村一个样、村里村外一个样、左邻右舍一个样、房前屋后一个样、室内室外一个样,誓要将甘南打造成“全藏区最干净的草原,全甘肃14个市州最干净的城市”。
将环境整治提到甘南州一把手工程、一号工程的高度,有必要吗?6月18日至24日,由中宣部牵头组织的十多家中央媒体走遍甘南七县一市,行程2300多公里,用三个家庭和村落的改变,一窥甘南这场“环境革命”,究竟是如何从梦想照入现实的。
安拉召曼:我可以跟孩子在一起生活了
学了烹饪技术的安拉召曼,现在忙藏家乐,可以好好陪孩子。
34岁的安拉召曼最遗憾的事,便是过去的十多年里没能陪着孩子一起长大。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安拉召曼便和丈夫杨卓玛次旦一起,辗转于甘肃、内蒙、新疆等地的工地上打工。如今一提这事儿她还是忍不住掉眼泪。
安拉召曼的家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木耳镇博峪村,2013年7月22日,甘肃岷县与漳县交界处发生6.6级的地震,波及到了安拉召曼的家。
她的公公杨全德说,房屋院墙出现了5公分左右的裂缝,地震时,安拉召曼和丈夫还在外地打工,焦虑的安拉召曼担心家人安危,在工地上天天哭。
2014年当地灾后重建,政府补贴4万元住房资金,加上儿子儿媳妇在外打工10年的积蓄,共花了31万元重建了房屋。
2015年甘南州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后,博峪村也被纳入生态文明小康村的建设中。“过去是土路,下雨天没有雨鞋出不了门,晚上出门必带手电筒。”杨全德说,后来村里修了路,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里越来越干净了。
现在的博峪村。
这里曾是卓尼吐司的“博峪行宫”所在地,结合吐司衙门遗址历史背景及藏民族历史文化特征,卓尼县对全村136户进行了风貌改造,用鹅卵石镶嵌了地面、片石铺装了主干道,打造出以土黄色、藏红色为主的藏寨风貌。
距离县城5公里车程的博峪村,成了人们周末休闲的好去处,村里人开始办起了藏家乐。今年,安拉召曼参加了当地组织的烹饪培训班,3月份,她家的藏家乐也正式开业了,她还特别用心地修了四幅十字绣,挂在了客厅里。
“从县城、兰州来的客人,都特别喜欢吃当地的野菜。”安拉召曼说,今年家里还专门种了5分地的蔬菜。
安拉召曼说,过去打工,一年才能见一次,在家开农家乐,最大的好处是和娃娃们能在一起了。
这场环境整治,对安拉召曼来说,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系住了她的乡愁。
加宝塔日:藏家乐让我脱了贫
甘南迭部县的扎尕那被誉为“植物王国”和“东方伊甸园、神秘的香巴拉”,1925年9月,美籍奥地利裔植物学家、人类学家、“纳西学”之父约瑟夫·洛克到迭部扎尕那一带后,在日记中写道:“我平生未见如此绮丽的景色,如果《创世纪》的作者曾看见迭部的美景,将会把亚当和夏娃的诞生地放在这里。迭部这块地方让我震惊,迭部是一座植物的金矿,它将会成为热爱大自然的人们和所有观光者向往的胜地。”
加宝塔日的家就在扎尕那景区入口处的扎尕那村,过去家里9口人全部放牧,但草场面积小,家里的牛羊少,每年收入只有几千块钱。
加宝塔日在自家藏家乐门后,身后楼梯上去,便是他家的藏家乐。
近几年,前往扎尕那景区游玩的人越来越多。2012年,加宝塔日和弟弟商量后,决定弟弟两口子专心放牧,他和妻子在村里重新修建房屋,发展藏家乐。
“贷了10万元无息贷款,卖了部分牛羊,盖了新房。”2012年,加宝塔日家的藏家乐开业了,共有40张床位,住宿一晚50元。
每年6月中下旬至9月是这里的旅游旺季,加宝塔日和妻子一心扑在藏家乐上,一年收入至少有5、6万元,2014年他就还清了10万元贷款,家里也顺利脱贫。
现在加宝塔日自家住的院落中,还保留着一段原来老房子的墙壁。
在加宝塔日家住宿,可以体验藏餐,也可以自己动手做菜,他们提供蔬菜,厨房免费使用。如今,来自北京、上海、重庆的很多游客都成了回头客,甚至会帮他介绍客人,前年开始,还有外国游客入住他家。最近村里有人尝试开通了网上订房服务。加宝塔日说,下一步,他也准备推出网上订房这个新服务。
仁青才让:村庄成了景色要办藏家乐
红糖糌粑、炝拌蕨菜、烤羊肉串、各种家常小炒、各式面点……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大绍玛村仁青才让家新开的藏家乐,经过几个月摸索,准备了上百道菜品,迎接即将到来的旅游旺季。
仁青才让打扫藏家乐门口卫生。
大绍玛村背靠当周草原、美仁大草原,过去不少游客匆匆赶来看风景、拍照片,留不住人。
2015年,甘南州提出城乡环境整治,这场“环境革命”由城镇向农牧村延伸、由河岸向河道延伸、由山脚向山顶延伸、由公路沿线向草原腹地延伸、由“清理垃圾”向“恢复植被”延伸,铲除了卫生顽疾,还原自然底色。
2016年,大绍玛村开建生态文明小康村,改造了村道,水泥硬化路修到了门口,修建了排水沟,安装了节能路灯,还将村民分为10组,轮流负责村内环境卫生。
干净的村庄也成了游客眼中的风景,来当周草原旅游的游客,总会忍不住拍摄这座村庄。55岁的仁青才让见过世面,他自筹资金和村里人开办了藏家乐“大自然家和苑”,菜品包含特色清真菜、藏餐甚至是川菜,其中回族厨师负责面点,藏族师傅负责藏餐,希望游客有机会真正走进他们村里。
今年刚营业,效果如何,仁青才让还不知道,但他说,如果效果不错,下一步他还要办住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