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门村,河南省生态文明村、卞路口乡“清洁家园”示范村。多年来,该村“两委”因为管理有方、措施得当,已经实现了“清洁保洁”常态化,该村的“清洁保洁”方案也开始在全乡推广。
一、政府引导,依靠群众。开好“两委”班子会和群众会,让群众真正认识到开展“清洁家园”行动,治理农村垃圾、污水事关自身利益,争得全体村民的积极参与,有序推进“清洁家园”行动。
二、健全设施,明确责任。根据各村人数和居住布局,在村里建若干个垃圾收储点,选派清洁人员若干名,购置垃圾清运车、大型运输车。要求农户自觉把生活垃圾放置在自备垃圾桶内,清洁工定时收集每户垃圾桶内的垃圾,并避免途中垃圾抛洒造成二次污染,集中存储在规定的垃圾池内。每户群众负责门前及周围环境清扫,要随脏随扫,并协助管理环境卫生。
三、加强管理,强化措施。每户在门前及周围按乡村绿地要求,负责保护树木、花草,做到严格管理、精心养护,确保设施不受损,环境绿化、美化。群众要维护门前及周围的村容和社会秩序,做到不乱贴标语广告、不乱停放车辆、不乱搭乱建、不设摊占用人行道;主街道两旁住房阳台和人行道无乱堆杂物、无乱晒衣被、无放养家禽家畜。每户生活污水和人畜粪便要按规定排放到下水道,所有污水不得溢出地面,下水道统一采用水泥板进行封盖。
四、细化规定,狠抓落实。作物秸秆不得在院外,路旁乱堆乱放,鼓励群众对秸秆合理利用,在村外统一设置秸秆集中堆放场。村内主干道两旁外墙采用统一涂料、统一高度进行粉刷,院墙及房门严禁乱贴广告,严禁小孩乱涂乱画,保持干净整洁。村内所有家禽家畜不得随意在村内散养、放养,随地排泄粪便。拆除村内主次道路两侧各类违章建筑物、构筑物,确保无占道、无私搭乱建。
五、长效管理,奖惩分明。采取企业帮扶和村民自筹的办法,在村内主干道设计安装路灯,建造2-3个群众活动场地,购置健身器材,提升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建立垃圾收集和清运长效管理制度,并优先保障专职保洁员的工资和运行维护费用。由村支书负总责,强化奖惩措施,定期对村容村貌进行检查,评优促差,对在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将依据规定给予奖励;对于不负责任的,给予批评或一定的经济处罚。(黄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