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酷热难耐。在沈丘县槐店镇大王楼村,王晓康在他的百亩花卉园里,转悠了好几趟。这一段时间,正是花卉收获季,他心里老高兴了,大学毕业后独自创业,“三年修炼,终成正果”。
“毕业那会儿,是打工还是闯一闯,自个儿也犹豫过,父母亲友也劝过。”王晓康是河南工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经过思想斗争,在那年的暑假还是定下来了,在家乡创业。他认为,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大有可为。
3年前,王晓康注册成立沈丘县紫薇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村里流转10多亩地,种植的主要品种是紫薇。能选择这个主打品种,王晓康曾经北上南下,调查市场,虚心请教,得知美国“三红”紫薇(红火箭、红火球、红叶乔木)市场供应量少,畅销,售价高。
“你看,这个紫薇花像不像发射的火箭?专家是根据花开的形状命名的。”作为合作社老板的他,带着我们徜徉在花的海洋里,身前身后片片红。还真是的,红火箭紫薇花一朵朵挂在绿叶上,头小尾大,好似蓄势待发的火箭。
“三红”紫薇花耐寒、耐旱、抗病,观赏期长达100多天,主打的彩叶、彩色,观赏性强。并且易培育、繁殖,每年能嫁接幼苗50万株,能降低繁育成本。
在种植主打花卉品种的同时,他还种植了牡丹花石榴、金森女贞球、高干红石楠。他从创业开始的10多亩地,如今已经100多亩,累计销售额100多万元,他把赚的钱全部投资花卉园里。如今在合作社务工的有20多个人,最多时40多人,预计发工资这一项,今年要支出30多万元。
如何流转土地发愁,选择哪些种植品种发愁,如何销售发愁,种植基地管理发愁。这三年,王晓康历经创业的酸甜苦辣。他一方面充实自己,另一方面拓宽自己的交际渠道,为种植基地长远发展奠定基础,多学多问,积累经验,在实践中成长,成了他收获中的宝贵财富。
“创业不易,大学生创业更不易,只要脚踏实地,不好高骛远,就能闯出一片天地。”这是王晓康这几年的体会。创业时期20万元的启动资金,来自父母的支援,还有亲戚好友的借贷,今年花开正红,销售前景灿烂,年纪轻轻的他,即将收获人生的第一桶金。(迟驰 马铁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