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办事处苏楼行政村位于北城办事处西侧,南临项界路,共426户,1830人,耕地1630亩,党员30名。该村“两委”班子共7人,平均年龄42岁,具有大专以上文化3人,高中文化程度4人。
近年来,窦全云带领村党支部成员团结苦干,甘于奉献,全村的经济社会发展有了新的突破。村里有3人从事特色农业,4人从事机械和建筑材料加工,人人都有10万元以上的致富项目,全村拥有致富项目农户占86%。2013、2015、2016年被评为县“十佳”村党支部。
齐心开拓致富路
如何给村民谋求更多收入,带领大家致富,成了摆在苏楼党支部面前的一道考题。2007年,传到村里一个消息,本乡小辛营村的赵明修因种植槐山药,成了附近有名的“山药大王”,还上了报纸。这让苏楼党支部的班子成员眼前一亮,他能种,我们就不能种?如果村里也多几个“山药大王”,那还愁大家不发家致富?
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不懈的努力,当年苏楼行政村就种植山药300亩,全村增收80多万元。尝到了甜头,苏楼村的干劲更加足了,如今的苏楼山药种植面积占了全村的70%以上,还有村民更是在外乡承包土地种植槐山药,苏楼村真真正正念出了属于自己的“生意经”。现在,每逢山药销售季节,许多外地客商纷纷前来收购,苏楼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村落,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槐山药“集散地”。
2012年,在经历多方努力后,苏楼村党支部书记窦全云又多方筹资,利用土地流转的方式承包荒地、废旧坑塘等地建设了闻名全县的四季阳光生态园,主要从事无公害种植、养殖项目,以及农家乐饮食文化,可为全村提供260个就业岗位,年产值110万元。
这些成绩并没有让苏楼党支部的党员干部们满足。村民们销售各自为政,山药价格容易受市场波动,出售山药的市场就近设在村头的小路上,车辆通行不易,极易造成拥堵,这些因素都制约了槐山药种植的可持续发展。苏楼党支部想方设法寻找合作方,与西安珍佰农业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在苏楼行政村建造周口亿丰农副产品物流园区,该项目计划投资6亿元,已列入周口市和沈丘县2016年重点建设项目,规划总占地面积600亩。其中物流电商建设用地200亩,观光农业用地400亩。主要从事特色农产品、优质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农技推广服务、农业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业务。
目前,周口亿丰农副产品物流园建设,备案、环评、选址手续已办好,建设规划设计图纸已由河南易博联城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做好。土地证及建设规划手续近期(20天内)办理完成。物流园项目计划今年6月中旬正式开工启动,建设分两期进行,于2017年底全部完工。
“在我们村东头的物流园建成后,对我们山药种植户会带来很多好处,销售渠道拓宽了,价格也有保证了,解决了我们的后顾之忧,大家的干劲儿更足了。”村会计魏中衡说。
打铁还需自身硬
苏楼村发展了,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面对着物质利益,窦全云始终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的清醒。
“村里要发展关键看干部、看党员,只有党员干部一身正气、公正待人、干净干事,说话才有人听、做事才叫人服。”窦全云说。为此,她始终把打造一支坚强有力、能打胜仗的村级领导班子作为首要任务,配齐配强了党总支、村委会和群体组织,健全完善了目标责任、联席会议、民主评议、党务公开等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了依规干事。在窦全云的示范带动和规范制度的约束下,每名村干部虽身兼数职,始终坚持“干部靠前站,带着群众干”,对工作从不懈怠,对困难从不退缩,对私利从不贪恋。
村党支部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作为发挥党支部领导核心作用的主要方式和具体途径来抓,从制度上确保勤政廉政,认真落实民主生活会、主要负责人述职述廉等制度,充分发挥村民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实现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村民自治法制化、民主监督程序化、绩效考核目标化;重大事项坚持“一事一议”,群众满意率达到96%。认真开展逐户走访、包户帮扶,扎扎实实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开创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全新局面。村民李学记说:“现在村内的大小事全公开,我们也有当家做主人的感觉啦”。
按照“五个好”的标准,狠抓队伍建设,增强整体活力,带动全村发展。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加强自身修养,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全村30名党员都掌握了1门以上致富项目和技术;注重入党积极分子和村级后备干部培养教育,新发展党员1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6人,培养后备干部6人。开展以庆“七.一”为主题的党员活动,走访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众26户,为他们送去大米和食用油,深得广大干群的称赞。
“七一晚上,上午开会,晚上党员同志过节,七一党过生日,大家都过来,过过节,照照相。”窦全云说。
多年来,窦全云带出了一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赢得了党员、村民的信任和拥戴。在苏楼行政村无论是在土地流转、征地拆迁这些大事上,还是在家庭矛盾、邻里纠纷这些小事上,没有一户不满上访的,所有的争端纠纷都被消弭在村里。
环境文明双提高
村民的收入提高了,劳动力回流了,村里的环境维护和改善就越来越难了。生活垃圾、饮用水、路灯、厕所环境这些基本的小事成了村党支部的一个心病。
村党支部算过一笔账,全村常住人口按1000人计算,按每人每天产生生活垃圾0.7公斤估算,全村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为700公斤,全年产生生活垃圾约为260吨,这仅仅是生活垃圾一项,这些大量堆积的垃圾如果不及时处理,只会越积越多,并将严重污染农村生态环境,影响村容村貌和农村居民的正常生活,同时还会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了严重污染。环境这块必须改善,说干就干,苏楼党支部的风格一贯如此。
村党支部首先从报纸、网络等途径搜集关于环境的报道及常识,并通过村广播定时播放,就连每次开村民大会,对环境这块肯定少不了说道,让村民耳濡目染,深刻了解环境对乡村及对个人健康的益处。
认真组织开展“美丽乡村、清洁家园”活动,投资20万元,对村内四横三纵道路1800米进行了硬化、亮化、净化、美好、绿化。两侧的墙壁重新粉刷,成了宣传阵地的“文化墙”,建设了垃圾池和垃圾中转站,并安排专人负责全村街道打扫和垃圾清运工作。现在的苏楼村,水泥村道整洁有序,村民房前屋后绿树丛丛,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更清洁更温馨。
村里环境改善了,村两委班子又开始全面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针对村民中存在的不良习惯,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制定村民公约,要求大家共同遵守。村“两委”班子经常组织村民学习当前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了能让大家积极响应,早日改掉恶习,村两委班子干部带头,党员带头,分配任务,逐户进行谈心。现在,村里人喝酒猜拳、聚众赌博的现象不见了,大伙儿凑到一块跳一跳、唱一唱、乐一乐,参加文体活动的越来越多了,乡风变得文明了。支部书记窦全云同志个人又出资2万元成立了“农民舞蹈队”、开展“最美家庭”评选、戏曲表演、关爱留守儿童等活动,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巾帼英雄“领头雁”
窦全云是苏楼行政村的党支部书记,在家里她是孝顺的媳妇、慈祥的母亲,在村里她是位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的公仆、一位鞠躬尽瘁的共产党员,无论是农忙农闲、白天黑夜、刮风下雨都从没阻挡住她为群众热心服务、排忧解难的脚步。她情系村民,心系百姓,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何改变村里贫穷落后的面貌,带领群众走致富道路是她多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
“我是一名党员,是村党支部书记,我觉得自己富了不算富,只有带领群众,积极引导大家发家致富才能算富,才能体现我个人的价值。富起来了,多少的事都好办了,群众有钱了,啥事都好办了。包括美丽乡村,他们都有钱了,就不需要政府掏钱了,扶贫各方面都能带动起来了。”窦全云说。
她平时说话不多事做的不少,心中有责,心系群众。多年来,窦全云带领党支部班子成员,扑下身子真心实意的为村民、为妇女、为弱势群体残疾人真帮扶、真办事,在群众中有很好的口碑。修路、盖村室她捐款、垫资八九万元;群众生产、生活缺少资金她积极帮助协调小额贷款,有时应急就从家里拿出来借给群众,如今已累计借给群众十几万元。窦全云就是以这样的奉献精神感动着每一个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身体力行践行着党的群众路线。(杨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