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6日 星期一
长者助手
无障碍浏览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走进沈丘 > 沈丘要闻 > 正文

周口小伙救轻生女子再没上岸 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

来源:大河网     时间:2016-05-25     点击数:3040

    □记者于扬实习生李玉坤通讯员迟驰文图

  核心提示|5月23日、24日,大河报以及大河客户端重磅推出了周口市沈丘县农村小伙胡浩强、陈庚,在浙江打工时勇救轻生女子而不幸遇难一事。报道刊发以来,社会各界反响强烈,沈丘县当地政府部门已赶往两名小伙家中慰问。

  昨日,大河报记者采访了两名小伙的老师,在他们眼里,两个小伙都是“乖孩子,是老师的骄傲”。

  胡浩强、陈庚舍己救人,王文田等三人断桥拦车,还有“北京好人”李高峰,“最美教师”李灵……他们都是周口的,为什么这方土地,英模辈出?大河报记者希望通过还原两名男孩的生前,分析“周口好人”的生成土壤。

  据悉,仅仅最近9年来,该市就产生了88名获得省级以上各种荣誉的英模。

  胡浩强老师讲述|特困学生吃不上饭胡浩强天天给他拿馍吃

  64岁的王应平已经退休几年了,他曾在沈丘县付井镇王楼小学任教,担任胡浩强一年级时的班主任。虽然时隔许多年,但提及“小白娃”胡浩强,王老师仍记忆犹新。

  “当时浩强学习成绩很好,我教他一年级语文,他对新知识接受很快,每次考试都是全镇优秀。”王应平回忆说,因此,胡浩强在班里担任班长,“俺班那时候总共不到50个学生,胡浩强每次考试都是前3名。”

  而让王应平难以忘怀的一件事是,当时,班里有一名特困学生,父亲突患精神病,母亲改嫁。因此,这个学生每天吃饭都是难事,天天中午吃方便面。看到这一情况后,年仅6岁的胡浩强每天从家里拿一个馒头过来,“交到我手里,我再转给那个学生”。

  忆起此事,王应平老师禁不住热泪盈眶:“说实话,是浩强这个孩子感动了我,后来我也天天给那名学生带馒头,这个事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而在得知胡浩强因救人发生意外后,王应平失声痛哭:“这个孩子挺好,知道他遇难的消息后,我难过得一天没有吃饭……”

  陈庚老师回忆|那个“大个子”乐于助人,爱打乒乓球

  毕业于沈丘县付井镇陈观中学的陈庚,曾在9年级2班就读,班主任是李参军。“陈庚是2014年6月毕业下学的,至今两年多了,他在学校的时候成绩不算太好,但是乐于助人,人缘很好。”昨日,李参军向大河报记者回忆说,在他的印象里,陈庚较同龄人个头较高,因此,大扫除、办板报的任务,他都抢着干。

  “陈庚这个孩子平时话语不多,下课后喜欢打打乒乓球,人缘很好。”李参军说,上学时,陈庚家离学校并不远,他夏季走读,冬季住校,“非常听话,一说安排个啥事,不用督促,他自己干得挺好。”

  李参军是5月23日晚上,看到大河报报道后得知自己的这个学生遇难的。“我替陈庚感到惋惜,很听话的一个孩子说没就没了。作为他的老师,我为有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我也会把陈庚同学的事迹讲给我现在的学生听。”李参军表示。

  最新|胡浩强、陈庚被追授“沈丘好人”称号

  昨日,受沈丘县委书记皇甫立新、县长刘国庆委托,沈丘县委办公室、县综治办、县文明办以及付井镇有关负责人分赴胡浩强、陈庚家中进行慰问。其中,沈丘县文明办决定追授两人为“沈丘好人”。

  在慰问中,沈丘县综治办为胡浩强、陈庚的父母分别送上了1万元“见义勇为”奖金。短短两天时间,付井镇组织全镇干部群众捐款达2万多元,这笔善款也被送到了两位英雄家中。

  此外,“全国劳动模范”、沈丘县职工医院院长个人拿出2万元捐款,给胡浩强、陈庚两个家庭各1万元。

  热议身处周口英模辈出之地胡浩强、陈庚救人非偶然

  胡浩强、陈庚舍己救人牺牲了。他们的感人事迹将注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周口人朴实、奉献、勇于担当的道德力量,在他们身上得到集中体现。

  有人说,胡浩强、陈庚的救人之举看似偶然,但实际上也是必然。因为周口这片热土历来英模辈出,仅2007年以来,该市就有88名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的英模。他们中有“感动中国”的乡村教师李灵,有荣登“中国好人榜”、获得河南省道德模范称号的党员奶奶彭秀英,还有荣获第三届河南省道德模范称号的“北京好人”李高峰。这些人来自各行业、各阶层,而且相当一部分产生了全国性的影响。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所以我认为,胡浩强、陈庚这种舍己救人的精神,不是一朝一夕造就的,而是长期深受环境熏陶而养成的。”周口职业技术学院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李明臣说。

  “周口之所以英模辈出,我觉得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李明臣分析说,首先是文化底蕴丰厚。周口有着6500多年的文明史,是伏羲文化、道家文化、姓氏文化、根亲文化的发源地。而正是这些底蕴厚重、源远流长、灿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优良的传统美德,为周口英模人物的成长提供了肥沃土壤和文化环境。

  其次,周口又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民族英雄吉鸿昌等一大批英雄人物,为这片古老的热土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榜样力量,使得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和高尚情操得以在周口大地传承和弘扬。”李明臣告诉记者。

主办:中共沈丘县委  沈丘县人民政府  承办:沈丘县融媒体中心
网站标识码:411624000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4112020010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1642035
豫ICP备13003979号-1 公安备案号:豫公网安备41162402000128号  版权所有:沈丘县政府网2011-2025  
网站运维电话 0394-5222096  邮箱: sqrmtzx@163.com
党政机关
网站标识
X
X
X
X
X
X
X